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yi jian shuang diao]
繁体 一箭雙雕
注音 一 ㄐ一ㄢˋ ㄕㄨㄤ ㄉ一ㄠ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一箭双雕 yījiàn-shuāngdiāo

(1) 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成语辨析

一箭双雕和“一举两得”;都有“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的意思。但一箭双雕是比喻性的;多出于鄙夷或戏谑的口吻;指达到两个目的或一下子打中两者;一般不用于庄重的场合;“一举两得”是直陈性的;多指得到两种好处;可用于多种场合。

成语用法

一箭双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引证解释

⒈ 见“一箭双鵰”。一箭射中两鵰。鵰,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鵰飞而争肉,因以箭两隻与晟,请射取之。

晟驰往,遇鵰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又《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鵰并飞, 駢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鵰焉。”
后因以“一箭双鵰”形容射艺高明,亦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宋陆游《遣兴》诗:“壮年一箭落双鵰,野餉如今擷药苗。”
《续景德传灯录·慧海仪禅师》:“万人胆破沙场上,一箭双鵰落碧空。”
清沉起凤《雉媒》诗:“汝初得断鳧续脛,遂欲一箭双鵰耶?”
老舍《四世同堂》二八:“假若东阳真有意呢,他就不妨真的作一次媒,而一箭双雕的把蓝与冠都捉到手里。”

一箭双雕的国语词典

北周长孙晟善射,尝见二雕飞而争肉,长孙晟乃射一箭而同时贯穿两只雕。典出《北史.卷二二.长孙道生传》。后用以比喻一次举动便可达到双倍效果。《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前日花笺,忽被小姐看见,不特不加谴责,反有敬慕先生之意,吟成此诗,先生当力图之,一箭双雕认嫦娥,便不辜负秋风也。」《官场现形记.第一二回》:「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所以姊妹两个,都是他心坎上的人。」也作「一箭贯双雕」、「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的网络释义

一箭双雕 (汉语成语)

  • 一箭双雕,读音:yī jiàn shuāng diāo,汉语成语;
  • 释义:雕:一种凶猛的大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 一箭双雕的翻译

    日语: 一石二鳥(いっせきにちょう),一挙両得(いっきょりょうとく
    俄语: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áйцев

    一箭双雕造句

    他一箭双雕的本领在草原人家中非常出名。
    他这个一箭双雕的办法真是巧妙!
    老王原想一箭双雕,盼能娶得美娇娘,又能得到对方家产,只可惜天不从人愿,最后是人财两空。
    我每天在家坚持画画,既动脑又动手,真是一箭双雕。
    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运气好时我们可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巧妙利用引语顺势引出文章的主旨,既能点明文章中心,又能增强语言的文采及文化底蕴,可谓一箭双雕。
    恩,今天晚上我计划来个一箭双雕。
    在它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
    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
    我射箭百发百中,经常一箭双雕。
    参与这次竞赛的人,如果想要一箭双雕,休假和奖金二得,就得好好努力了。
    他的话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他这样做真是一箭双雕。
    这次缉凶行动一箭双雕,不但逮捕到杀人犯,同时也破获了贩毒集团。
    用无线电,既可和上级取得联系,又可窃听敌人的情报,这才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这个晋升程序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他考虑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他考虑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若想一箭双雕,把工作和休閒合一,是很难做到的。

    汉字详情

    [yi]
    部首: 105
    笔画: 1
    五笔: GGLL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
    四角: 100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一境(一个地方);一丝(一根蚕丝);一碗水往平处端(办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窝(一下说到要害处);一人做一人当(敢做就敢于承认,绝不连累别人);一客不烦二主(托一人能办的事,就不再打扰第二个人);一动不如一静(动不如静好);一言抄百语(总而言之);一缘一会(天缘凑合);一路功名(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一盘一盒(礼物);一清如水(静悄悄地没有人影);一毫不爽(一点不差);一息恹恹(疾病缠身,气息微弱)

    (4) 序数的第一位

    一战而举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国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战,第一战。指楚顷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下楚国的鄢、郢二都的战争。举,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县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一紧二慢三罢休(指先紧后慢、最后不了了之的官场办事作风);一来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折);一品锅(一种里面杂放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的“砂锅”);一甲(科举殿试第一至第三名,赐进士及第);一更;一品(犹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7) 又如:一脚(动物身体的四分之一,一条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体分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杆子(方言。犹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个);一端(指物件的一头)

    (8)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一至楚。——《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初一交战。——《资治通鉴》

    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9) 又如:一拿一个着(一下子就拿住);一气一个死(气得要命);一忽觉转(一觉醒来);一时半霎(指时间极短);一个眼闪(一会儿工夫);一之为甚(一次已经过分了。用来劝人不要重犯错误)

    (10) 某一个 。如:忽见一个从前方来;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项专长或技能)

    (11) 每;各 。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 另;又 。如:蝉一名知了

    形容词

    (1) 全;满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宫女的整个肌肤容貌)。——唐·杜牧《阿房宫赋》

    传一乡。——宋·王安石《伤仲永》

    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烟一空。

    欢动一城。——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通订一舟。——明·魏学《核舟记》

    (2) 又如:一罟(全部;一点不留);一是(全赁);一凭(任凭;完全凭仗);一抹(全部);一听(听任);一划(一派);一床(全部);一力(竭力);一创(整个);一到处(到处;四处);一条提(全部;统统);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处(遍地里);一肩儿(所承担的全部责任)

    (3) 相同;一样 。如:一个稿子(一模一样);一便价(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样);一理(同一准则)

    (4) 齐一;联合 。如:一缴过儿(一起);一搭儿(一答里。一起;一块儿);一合儿(一同;一起);一就(一并;一起);一心(同心;齐心);一堆(一起;一块);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齐);一体(一起;一块)

    (5) 统一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觊觎之望。——《子谦全传》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6) 又如:一正(统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统一的法令);一是(犹言统一的标准);一量(统一度量);一统天下(统一全国)

    (7) 专一

    用心一世。——《荀子·劝学》

    (8) 又如:一德无暇(一心一意,没有一点虚情假意);一心一计(一心一意)

    (9) 纯一不杂 。如:一青(犹纯青);一抹黑(形容一团漆黑);一纯(心地纯一)

    (10) 独 。如:一目(独眼);一取(独取);一眼(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一尊(独尊)

    副词

    (1) 都,一概

    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一划(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体);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内);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犹言总括);一是(一概)

    (3) 很;甚 。如:一无性天(非常虚伪);一力价(极力地);一撮儿(极其;百般)

    (4) 始终 。如:一象(一像。一向;从来);一起(一向;向来);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从来);一往(犹一向)

    (5) 一经

    诚一开口。——《史记·魏公子列传》

    俗之一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黄鹤一去不复返,——唐·崔颢《黄鹤楼》

    禄山一出。——宋·苏轼《教战守》

    一出门。——《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觉(一旦);一头(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7) 犹一一 。如:一略数(谓一一略举);一听(一一倾听)

    名词

    初次,第一次;开始 。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英文翻译

    one; a, an; alon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t7 [客语拼音字汇] yid5 [海陆丰腔] rit7 [宝安腔] jit7 [客英字典] jit7 [台湾四县腔] jit7 [梅县腔] jit7 [东莞腔] jit7 [陆丰腔] jit7
    ◎ 潮州话:zêg8(chêk) ig4(ik)【揭阳】ê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悉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qjit/itʔĭĕt
    jiàn [jian]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UE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TBN
    四角: 88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前声。本义:竹名。箭竹)

    (2) 同本义

    箭,矢竹也。——《说文》

    其利金锡竹箭。——《周礼·职方氏》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尔雅·释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箭筹八十。——《仪礼·乡射礼记》

    (3) 又如:箭笋(箭竹嫩笋);箭茁(笋芽);箭萌(小笋);箭筠子竹(一种竹棍子);箭笄(竹制的簪子)

    (4) 搭在弓弩上发射的竹制武器

    自关而东谓之矢,关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无箭何?——《韩非子·十过》

    急湍甚箭。——吴均《与朱元思书》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船往如箭。——《资治通鉴》

    (5) 又如:箭羽(箭上的羽毛);箭衣(古代弓箭手穿的衣服。后来成为一种长礼服);箭壶(盛箭的囊袋);箭袖(又名马蹄袖。一种便于射箭的袖口,上面较长可以盖住手,下面较短)

    (6) 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7) 又如:箭水(漏壶的水);箭刻(箭漏的刻度);箭漏(古代计时器。漏壶);箭滴(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漏壶滴水)

    英文翻译

    arrow; type of bamboo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en5 [陆丰腔] tsian5 [海陆丰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沙头角腔] zien5 [东莞腔] zen5 [梅县腔] zien5 [宝安腔] zen5 [客语拼音字汇] ji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三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賤仙A開去聲開口三等仙Atsĭɛncienh/zienn
    shuāng [shuang]
    部首: 228
    笔画: 4
    五笔: C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XEE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 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2) 禽鸟二只

    雙,隹二枚也。——《说文》

    飞鸟曰双。——《方言六》

    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田广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无定制

    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4) 姓

    形容词

    (1) 成双的,一对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双人舞;举世无双;双红(双红帖。比单帖大一倍,从中折合,用红纸,故名);双林(即沙罗双树,佛祖示寂(死亡)的地方);双阙(古代宫殿、宗庙与陵墓前左右各一个的高台楼观);双套飞车(两头牲口拉的快车);双骞(双飞);双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双丸(指日和月);双角(两角);双杵(古人捣衣,对立执杵如舂米,故名双杵);双枚(屋内的重檐);双关儿透(很透彻);双栖(指禽鸟雌雄同栖息。借喻夫妻形影不离);双靥(脸的两颊);双向沟通(指让意见沟通的双方均能有公平的机会,坦然地表达讯息的意义)

    (3) 偶,与“单”相对

    唐朝故事,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宋史·礼志》

    (4) 又如:单日不着双日着(迟早有一天总会遇上)

    量词

    (1) 两个,一对

    凡献,执一双。——《仪礼·聘礼》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2) 又如:一双鞋;一双短袜;三双手套;还要一双筷子;有一双灵丽的眼睛;一双脚

    动词

    (1) 追随,跟从

    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

    (2) 匹敌

    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3) 又如:双珠(兄弟俱美之称);双凤(兄弟俱美,才智出众)

    英文翻译

    set of two, pair, couple; both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

    diāo [diao]
    部首: 811
    笔画: 16
    五笔: MF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ROG
    四角: 70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如:石雕

    (6) 姓

    动词

    (1) 治玉。通“琱”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形容词

    (1) 奸猾 。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di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陆丰腔] diau1 [宝安腔]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t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聊平聲開口四等tieu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