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n gé bù rù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róng gǔ zhù jīn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shān gōng qǐ shì
晋 山涛 甄拔人物的启奏。 《晋书·山涛传》:“ 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 山公 启事’。” 唐 李商隐 《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 ,最望 山公 启事来。” 清 吴伟业 《鸳湖曲》:“ 中散 弹琴竟未终, 山公 启事成何用?”
jìn xiāng qíng qiè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diāo zhāng lòu jù
指刻意雕琢词章。
jiān shōu bó cǎi
犹兼收并采。
qì xiá lù yòng
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三国 吴 陆瑁 《与暨艳书》:“夫聖人嘉善矜愚,忘過記功,以成美化。加今王業始建,將一大統,此乃 漢高 棄瑕録用之時也。”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舍己從人,故能通天下之志;棄瑕録用,故能盡天下之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闺诚》:“朝廷赦以不死,又復棄瑕録用,使之專閫。”亦作“ 棄瑕取用 ”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
bù láng bù yǒu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fēi shū zǒu xí
迅速地书写文件。
yǐ wéi hòu tú
为以后作打算。
wǔ jīng bó shì
教授五经的学官。汉武帝 始置。 汉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建元 五年春正月﹞初置五经博士。博士,本 秦 官,掌通古今,员至数十人, 汉 置五经而已。”《新唐书·百官志三》:“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学。”
xiàng yú dú qì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孤独,伤感
xū fà jiē bái
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指年事以高。
jūn zǐ yōu dào bù yōu pín
指君子只忧愁自己的为人,不忧愁是否贫穷。
dān cái jié lì
殚、竭:尽。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形容竭尽全力。
miàn màn fù fěi
谓当面欺诳,心怀毁谤。
jiàn zhì jiàn rén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hú yán hàn yǔ
犹言胡言乱语。
gū yù diào míng
同“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