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tā kuò zǎi
总共加在一起
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 朱熹 集注:“磷,薄也。湼,染皁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潔清明朗,潤澤而濡;磨而不磷,湼而不緇。”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唐纪·中宗皇帝》:“如 狄公 者,真所謂磨而不磷,湼而不緇。”《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其實信得及他這朵妙法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個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光景。”亦省作“ 磨不磷,湼不緇 ”。 宋 安晚 《石乡
yí xǐ yí chēn
见“宜嗔宜喜”。
dù xì fáng wēi
杜隙:杜绝疏失。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
rú jiàn qí rén
像看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
shì fù rú pín
指对贫富毫不在意
bǎi zú bù jiāng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pī shā jiǎn jīn
披:分开;捡:挑选。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qiū jú ào gǔ
一般形容人气节比较高尚,与寒梅傲骨相同。
yí rán zì lè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qiè zhōng yǎn ěr
亦作“ 竊鐘掩耳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喻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亦猶竊鐘掩耳,以衆人爲不聞;鋭意盜金,謂市中爲莫覩。”《通志·总序》:“後世衆手修書,道傍築室;掠人之文,竊鍾掩耳。”参见“ 掩耳盜鐘 ”。
tāng fēng mào xuě
汤:顶、当。顶着风,冒着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fén sǒu ér tián
同“焚林而田”。薮,林薮。
jiǔ hǔ shī lóng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pī xì dǎo kuǎn
见“批郄导窾”。
fàng làng bù jī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jí yán nù sè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
chāo mài jué lún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南朝齐·谢赫《毛惠远》:“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遵韵雅,超迈绝伦。”亦作“超然迈伦”。宋·许顗《彦周诗话》:“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fù tāng dǎo huǒ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què jiǔ zhēng chá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