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 sūn rù dài
胡孙:同“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中计而行动失去自由
guī nián hè shòu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年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mán sān yuàn sì
事事埋怨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
náng tuó chōng yíng
囊橐:口袋;充盈:充满。形容身边财产很多
yī háo bù bá
一根毫毛也不肯拔。
hán dān xué bù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xī xī làn làn
zhāo bù bǎo xī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gèng jìn yī bù
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pián shǒu jiù dǎi
见“骈首就系”。
jìng shòu rén shí
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yú shū zhī jì
以鱼、豆为祭品的祭事。鱼、豆是常用食品,表明祭品的菲薄。《公羊传·哀公六年》:“ 陈乞 曰:‘ 常 之母有鱼菽之祭,愿诸大夫之化我也。’” 何休 注:“ 齐 俗,妇人首祭事。言鱼豆者,示薄陋无所有。” 南朝宋颜延之 《陶徵士诔》:“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 清龚自珍 《农宗》:“宅不什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亦作“ 鱼菽之奠 ”。 明杨慎 《祭毛以正文》:“同乡友生 杨慎 谨以薄陋鱼菽之奠,致祭于亡友乡进士 毛君以正 之灵。”
tóu yūn yǎn hūn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jiǎo hǎi fān tiān
搅:搅拌;翻:反转。比喻力量声势极其壮大
jīn gǔ lián tiān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wén wú diǎn yì
点:涂改;易:改动。形容作文一气呵成,不加改动
fá fú jí sì
罚:惩罚,处罚;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tāng chí zhī gù
汤:热水;池:护城河。形容坚不可摧。
dōu dǔ lián cháng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