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ū ān sī wēi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wén cǎi bǐng huàn
形容书法精技艺湛,光彩照人
luò huā shí jié
春末。
sān yuán jí dì
三元及第:表示在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历经改革,到明清时期形成了最为正规的科举程序。以清朝为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要参加秋闱的人需要先通过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考试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成为秀才才能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通过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
宝山:聚藏宝物的山。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却毫无所得
yīn yáng yì wèi
阴和阳交换位置。比喻君弱臣强,君为臣所制
bìng dì lián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
shǐ rén zhāo zhāo
贬义
yǔ shì wú zhēng
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bù bù wéi yíng
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chí yíng bǎo tài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duō yī shì bù rú shěng yī shì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yú jiān yàn shū
泛指书信。
āi sān dǐng sì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cuò gǔ yáng huī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diào fú dù wǎn
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为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这就叫做钓。扼住上截下截,驾奴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这就叫做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这就叫做挽。这三种笔法,都是变形的伏笔,因此谓“钓伏渡挽”。
qióng niǎo tóu rén
投:投入。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
xì zhēn mì xiàn
针线细密。比喻细致周密
tú zhī mǒ fěn
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梳妆打扮。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企图掩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