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dào miè guó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jiāo jì huā
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
yī xiào bǎi mèi
形容美人的笑态。
qiào lùn gěng yì
指议论严正刚直。
zǔ zōng fǎ dù
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pī hóng dài huā
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lóng zhēng hǔ dòu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zhāo yíng xī xū
盈:满;虚:空虚。早上充盈,晚上空虚。形容对人忽冷忽热,反复无常
xiǎo jué shǐ dǎo
决:开通水道。开小口子,引导水流通。比喻经常听取批评意见,改正缺点,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
shēn fēi mù shí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yuè zhǐ shì jù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qiān chuí bǎi liàn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xuě hóng zhǐ zhǎo
同“雪泥鸿爪”。
wú shì chuī xiāo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kōng fù pián pián
便便:肥胖的样子。比喻并无真才实学。
sù liú qióng yuán
亦作“溯流窮源”。推寻原委。 廖仲恺 《再论钱币革命》:“是以欲知貨物本位錢幣所借而行之紙幣單位之購買力,第一步當溯源于其先所行幣制之下錢幣單位之購買力。若欲更進,則溯流窮源,至于原始以貨物爲交易媒介之第一例而止。”
pī fà zuǒ rèn
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语出《论语·宪问》:“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通“ 披 ”;衽,同“ 袵 ”。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披秉》:“胡兒自古以來,披髮左袵,習以爲俗。”亦省作“ 披髮 ”。 清 方文 《舟过芜湖寄怀沈昆铜》诗:“四海倏披髮,中原誰枕戈。”
bù zài huà xià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yǐ lí ěr shǔ
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必无成。
yī nián bàn zǎi
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