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fēng jìng làng
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dí huì dàng xiá
同“涤瑕荡秽”。
shǒu kěn xīn zhé
心里佩服,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之至。
kè zhú chéng shī
用刀在蜡烛上刻痕,同时提笔作诗。 形容才思敏捷。
pián shǒu jiù sǐ
同“骈首就戮”。
xián fēi xián shì
见“闲是闲非”。
àn chuí dǎ rén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jiāo dàn ruò shuǐ
指道义上的往来。
jīn shì zuó fēi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dǎo jī wò zhù
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bīng jiāo jiàng ào
士兵骄纵,将官傲慢
tǔ lóng chú gǒu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xū ruò huái gǔ
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
zhī zú zhī jì
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tīng tiān ān mìng
听:任凭;命:命运。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shàng shuǐ chuán
1.逆流而上的船。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矛盾》:“ 令狐赵公 镇 维扬 ,处士 张祜 尝与狎讌。 公 因视 祜 改令曰:‘上水船,风又急,帆下人,须好立。’” 清曹寅 《送朱林修北试》诗:“缓酌 扬州 酒,高牵上水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转瞬又是元宵佳节,我便料理到 汉口 去,打听得这天是 怡和 的上水船。”2.比喻文思迟钝。 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 衡水 。’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为下水船。’ 太祖 应声谓 洎 曰:‘卿便是上水船也。’ 洎 微笑,深有惭色。” 清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事集中书省,才惭上水船。”
gé gù lì xīn
见“革故鼎新”。
dào zhōng yǎn ěr
《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则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 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劝进今上笺》:“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hū yìng bù líng
呼应:一呼一应,彼此声气相通。呼叫和应答都没效验。形容声气不通,指挥不能如意
miàn miàn jù dào
俱:都。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