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 kēng mǎn gǔ
塞满坑谷。比喻物资丰富充足。
shì kuǎn zé yuán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huǒ zhú yín huā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nán sù zhī xué
难:《难经》;素:《素问》。 原指研究《难经》和《素问》。后用作医书的代称。
shuǐ guò dì pí shī
1.喻多少也沾一点利益。《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2.喻仅及表面,未能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中年教师的工作负担重,不可能长时间地坐下来读书,若不围绕着科研进修,容易形成泛览,‘水过地皮湿’。”
zhōu zū chǔ jì
周 地的腌菜, 楚 地的菱。喻偏嗜之物。语本《周礼·天官·醢人》“馈食之豆,其实葵菹”、《国语·楚语上》“ 屈到 嗜芰”。
duō lì nián suǒ
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
shǔ tōu gǒu dào
同“鼠窃狗盗”。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xuě chǐ bào chóu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biǎo lǐ yī zhì
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
shǔn jū shì zhì
见“吮痈舐痔”。
zhé zú fù sù
《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wǎng jiǎo guò jī
犹言矫枉过正。
zǒu bǐ chéng zhāng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yīn gé sǔn yì
指认识到客观规律后,根据所需而引导事物的客观趋势来为我所用。
shǐ jìn yuán jué
作战中箭矢都用完了,援兵断绝了。 也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zēng mǔ tóu zhù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càn rán kě guān
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著
cáng gòu nà wū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