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 jīng bèi dào
原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所说的道理。现多比喻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cūn yě pǐ fū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shǒu shī liǎng duān
见“首鼠两端”。
bù xǐng rén shì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dàng qì huí cháng
形容音乐或文辞婉转动人。也形容感情充沛而强烈。荡;摇荡。回;回旋。
pín bìng jiāo jiā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wèn shè qiú tián
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xùn gōng wàng jǐ
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zhuó diāo wéi pǔ
见“斫雕为朴”。
huáng páo jiā tǐ
见“黄袍加身”。
jìn jiān chú huá
禁:禁止;猾:狡猾。禁止清除奸险狡猾之人
liú fēng yí zé
流风:遗风;泽:恩泽。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和德泽
yún lóng jǐng wā
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wǎng zhǔ huán tīng
谓往返都须渡水。
qīng tūn màn tǔ
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chóng mén jī tuò
柝:打更用的梆子。设置重重门户,并派更夫巡夜。指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miáo lóng cì fèng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pò fǔ shěn zhōu
《史记·项羽本纪》:“ 項羽 乃悉引兵渡 河 ,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后遂以“破釜沈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 明 史可法 《请出师讨贼疏》:“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沈舟。”亦作“ 破釜沉舟 ”。 王逋 《蚓庵琐语》引 清 摄政王谕:“我今居此,爲爾朝雪君父之仇,破釜沉舟,一賊不滅,誓不返轍。”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按部就班地干,做到老也是穷死。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拚,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亦省作“ 破釜 ”。 明 张煌
tú luàn rén yì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zhěng zhěng jié jié
端方严肃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