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huán yī bào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zēng mǔ tóu zhù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shēng zuì zhì tǎo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gāng cháng sǎo dì
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
sàn mǎ xiū niú
《书 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qīn pèi bù yǐ
钦佩:敬重,敬佩
fú wéi huò xiān
指福与祸没有定数,享福太甚就隐伏着祸端。同“福为祸始”。
gǒu tóu shǔ nǎo
喻奴才相。
jì qióng tú zhuō
谓无计可施,无路可走。
bīng wú cháng shì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wēi yán dà yì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gǔ rén dù hé
比喻说话不讲信用,言而无信。
zhàng jié bǎ yuè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zhì xì dǎo xiá
窒:塞;蹈:踩;瑕:瑕疵。塞入缝隙,踩住缺处。比喻利用对方的弱点或乘对方的间隙进行活动,乘机谋取自己利益或对付他人
píng chuān kuàng yě
广大空旷的平原田野。
dào zài gān gē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shān zhǐ chuān xíng
喻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zhì dà cái duǎn
志:抱负。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
wàn nián zhī hòu
死亡以后
shùn dé zhě jí,nì tiān zhě xiōng
顺:依顺;吉:吉利;逆:违逆;凶:不幸。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