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 biān lǐ kǔ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王戎七岁时,看到路边的李树果实累累,甚至压折了枝条而不去采摘,他根据生活常识进行了一番推理:路边的李子或者是甜的,或者是苦的,如果李子是甜的,早给过路人采光。这颗长在路边的李树居然果实累累,必然是苦的无疑。
hūn yōng wú dào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zuò chī xiǎng fú
呆板单调地生活,消极地,被动地生活,光吃和生长,别的什么也不干
sān bù xiǔ
谓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不朽。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宋杨万里 《跋写真刘敏叔八君子图》诗:“古人三不朽,诸老一一中。” 清管同 《<方埴之文集>序》:“古之所谓三不朽者,首立德,次立功,又其次乃立言。”
yī fēng shí bǎo
丰:丰富;足:足够。指衣食充足,生活富裕
chuāi wāi niē guài
捏:挑事。心藏坏意寻机挑起怪事和事端
sì dà jiē kōng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zhèng dà táng huáng
亦作“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
bù yuè léi chí
见“不敢越雷池一步”。
gāo liáng wán kù
膏粱: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shé yǐng bēi gōng
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yǐ yí fá yí
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yí fēng yú sī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shǎo ān wù zào
少:略微;安:安定;躁:急躁。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
dān xuě sāi jǐng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dàn shí zhī chǔ
犹言少量的财富。
qí zhēn yì wán
奇异罕见的珍宝。
zhuǎn shùn zhī jiān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转瞬:转眼;一眨眼。
dǎn xiǎo rú shǔ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zhōng gān yì dǎn
忠心耿耿,仗义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