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ben lai mian mu]
一般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ㄅㄣˇ ㄌㄞˊ ㄇ一ㄢˋ ㄇㄨˋ
读音: 本;不能读作“bèn”。
繁体 本來靣目
简拼 BLMM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本来面目释义

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本来面目典故

佛教禅宗六代世祖慧能从小听人念诵佛经,心中有所觉悟,就到黄梅县东禅寺投奔禅宗五世弘忍大师学习佛法,被秘密授与祖师衣钵,连夜逃到南方,遇到僧人慧明,要求讲佛法。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这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用法说明

本来面目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与事物。

本来面目例句

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
事情办完后,他露出了鸟尽弓藏的本来面目。
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语言,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并热爱它。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面热爱它。
契诃夫强调,现实主义必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
研究历史,是要弄清过去事情的本来面目,才能温故而知新。
他的本来面目被他的同事揭露出来了。
最后他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
鲁迅为曹操“翻案”,为被诬蔑、咒骂的法家翻案,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种等概念,都属人为的规定,不能从根本上反映生物界的本来面目。
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变体形式

本;不能写作“木”。

本来面目变体形式

本,不能写作“木”。

本来面目的成语谜语

化装之前

本来面目翻译

日语: 本来面目
其他: <德>das wahre Gesicht

本来面目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