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败俱伤

liǎng bài jù shāng [liang bai ju shang]
一般 四字成语字 古代成语 常用成语
注音: ㄌ一ㄤˇ ㄅㄞˋ ㄐㄨˋ ㄕㄤ
读音: 伤;不能读作“sānɡ”。
繁体 兩敗俱傷
简拼 LBJ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分类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两败俱伤释义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两败俱伤典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过韩子卢和东郭逡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費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淳于:「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內就可以打贏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齐宣王听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二個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贏还彼此都受了伤,就说是“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用法说明

两败俱伤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等。

两败俱伤例句

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两败俱伤。(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李红和弟弟因为一把尺子打得两败俱伤。
如果纵容他们争闹下去,不但将会两败俱伤,也会伤了两家的旧谊。
这两个人势均力敌,龙争虎斗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两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最后弄得个两败俱伤。
你们两人再这样斗下去,终究会两败俱伤,各不讨好。
妯娌间如果再这样斗下去,不但家庭失和,最后也只会两败俱伤而已。
成功不该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游戏,但事实上,这就是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游戏。
在一个团体之中同室操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你们两兄弟如果弄到两败俱伤,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而已。
退赛除了两败俱伤,我找不到任何褒义词,谁来承担后果,同样找不到答案。
他们的父亲留下大笔遗产,结果招致兄弟阋墙,弄得两败俱伤!
这么多年来,两兄弟斗来斗去,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徒惹他人笑话。
他俩就是不听别人劝告,如今弄了个两败俱伤,能怪谁呢?
当他们两败俱伤之时,闯王的军队趁虚而入,攻占了他们的阵地。
他们不听调解,打了十多年官司,结果是两败俱伤。
两虎相争,自然是两败俱伤。
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
请不要斥责我,我经受不起你们灼人的目光,那会令我更加叛逆,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如果中国高调扩张其军事力量,这可能会导致其邻国结盟,最后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两败俱伤变体形式

俱;不能写作“具”。

两败俱伤变体形式

俱,不能写作“具”。

两败俱伤的成语谜语

老鼠咬铳

两败俱伤翻译

日语: 共倒(ともだお)れになる,両方とも損傷(そんしょう)を受(う)ける
俄语: страдáют обе стороны

两败俱伤成语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