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

jìng lǐ [ jing li]
繁体 敬禮
注音 ㄐ一ㄥˋ ㄌ一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敬礼 jìnglǐ

(1) 行礼表示尊敬

立正敬礼
salute

(2) 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尊敬

此致,敬礼
with high respect

(3) 对人恭敬,以礼相待

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respectful

词语解释

  1. 尊敬并以礼相待。

    《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 黯 前奏事,上不冠,望见 黯 ,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宋 叶适 《宋武翼邵君墓志铭》:“君不幸埋没鄙事,然其刚难屈,其正难狎,所遇多敬礼之,盖亦有所蓄而然也。”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一:“有的呢,遇着开殃榜,批婚书,看风水……都要去求他,平日也就不能不有相当的敬礼。”

  2. 表示致敬的礼节,如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等。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间或有一个本营里官佐过身,得照规矩行礼时,便一面赶忙放下那个土花碗,把手举起,站起身来含含胡胡的喊‘敬礼’。”

  3. 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引证解释

⒈ 尊敬并以礼相待。

《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之。”
《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 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宋叶适《宋武翼邵君墓志铭》:“君不幸埋没鄙事,然其刚难屈,其正难狎,所遇多敬礼之,盖亦有所蓄而然也。”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一:“有的呢,遇着开殃榜,批婚书,看风水……都要去求他,平日也就不能不有相当的敬礼。”

⒉ 表示致敬的礼节,如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等。

沈从文《从文自传·辰州》:“间或有一个本营里官佐过身,得照规矩行礼时,便一面赶忙放下那个土花碗,把手举起,站起身来含含胡胡的喊‘敬礼’。”

⒊ 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敬礼的国语词典

行礼。

敬礼的网络释义

敬礼 (定义)

  • 敬礼,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一种礼仪,分为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和少先队礼等。表示尊敬,用于书信结尾表示尊敬,对人恭敬,以礼相待。
  • 敬礼造句

    天安门广场上,战士们庄严肃立,向五星红旗敬礼。
    我向警察叔叔敬礼,他竟然给我还礼。
    少先队员举起右手,向国旗致以崇高的敬礼。
    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恭恭敬敬地向五星红旗敬礼。
    我恭恭敬敬的向老师敬礼。
    全体少先队员都向国旗敬礼。
    身为少尉,他几乎是逢人便得敬礼。
    士兵们向军官举手敬礼。
    他看到校长时举手敬礼。
    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因为我敬佩我的语文老师,所以我恭恭敬敬的向我的语文老师敬礼。
    出租小巴士一路把我带到庄园门口,两个武装警卫昂首挺胸,向我敬礼致意。
    举枪敬礼就够了,谁要你鸣枪致敬。
    相比之下,黄平县的路上敬礼并不那么恶劣。
    皇家骑兵队总部有一个大广场,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军旗敬礼分列式。
    达文西拉完小便,转回身,敬礼。
    学瑜伽太阳敬礼姿势在这个自由瑜伽视频就像从一个认证讲师弓步。
    升国旗,奏国歌,少先队员行队礼,敬礼。
    当士兵以分列式通过时,军官举手敬礼。

    汉字详情

    jìng [jing]
    部首: 425
    笔画: 12
    五笔: AQK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ROK
    四角: 48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攴( ),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 ),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2) 同本义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4)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6) 尊重,尊敬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8) 有礼貌地送上 。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名词

    (1) 敬意或谢意 。如:喜敬;贺敬

    (2)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 冯梦龙《警世通言》

    (3) 又如:节敬;茶敬

    (4) 姓

    英文翻译

    respect, honor; respectfully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n5 [梅县腔] gin5 [陆丰腔] gin5 [客英字典] gin5 [海陆丰腔] gin5 [东莞腔] gin5 [宝安腔]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4 [台湾四县腔] g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慶庚三開去聲開口三等kiengh/kyanqkĭɐŋ
    [li]
    部首: 431
    笔画: 5
    五笔: P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U
    四角: 32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示,从豊( )。“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脩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礼神(祭神);礼祠(以礼祭祀);礼诵(礼佛诵经);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4) 表示敬意;尊敬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礼交(以礼相交接);礼待(以礼相待);礼陈(以礼陈说);礼新(礼待新来者)

    (6) 礼拜,顶礼膜拜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7) 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8) 礼遇;厚待

    礼天下之奇才。——宋· 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 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9) 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礼案(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亦作“乐案”。官妓乐籍档案)

    名词

    (1)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2)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3)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4)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5)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6)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7)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8)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9)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11)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12)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13) 通“体”( )。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14) 姓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 manners; courtesy

    方言集汇

    ◎ 粤语:lai5
    ◎ 潮州话:loi2(lói) [揭阳、潮阳]li2(l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啓齊開上聲開口四等lex/lejl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