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jìng jiè [jing jie]
注音 ㄐ一ㄥˋ ㄐ一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境界 jìngjiè

(1) 边界,疆界

boundary

(2)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

思想境界高
realm
境界危恶。——·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condition

引证解释

⒈ 疆界;土地的界限。

《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 汉郑玄笺:“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脩其分理。”
《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
《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李存璋引兵侵犯山东境界。”
清费锡琮《登北固山》诗:“境界分吴楚,波涛混海天。”

⒉ 境况;情景。

宋陆游《怀昔》诗:“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縈帘一缕香。”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梦寐中所见境界,无非北方幼时熟游之地。”

⒊ 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亦特指诗、文、画等的意境。

《无量寿经》卷上:“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清魏源《栈道杂诗》之七:“奥险半平淡,文章悟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徐迟《牡丹》:“那时被称为汉剧大王的老生余洪元已到达了艺术上的成熟阶段。每次演出,他都进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境界的国语词典

疆界。

境界的网络释义

境界 (术语)

  • 境界是在感知力上感知的主观上的广义的名词。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即修为,人生感悟,对于境界来说在各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故境界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 多数时把境界楞划分几种,以质来区分;度来衡量。如主体在某件事物上所处于的水平。日本漫画《BLEACH》中少动漫的大陆翻译本将题目译为境界。清代鸿儒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里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境界的翻译

    英语: boundary, state, realm
    德语: Grenze, Welt, Reich (S)​
    法语: étape

    境界造句

    正是通过受苦,我们才脱胎换骨,达到更高的境界。
    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
    他的篮球技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和国手不分轩轾。
    我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界。
    要是认为圣人的境界,常人不能达及,那是自暴自弃的说法。
    他早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在学问上只有下大功夫,才可能达到超尘拔俗的境界的。
    你看,他陷入自我陶醉的境界了。
    上海市民得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出神入化得境界。
    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中,婚姻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白头偕老。
    作者把我们引入了诗的艺术境界。
    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她从小跟随名师学习书法,现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春天到公园里踏青,身处鸟语花香的境界,别有一番乐趣。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力透纸背,表达的就是这种境界吧。
    仙山琼阁,蓬莱仙岛等故事,都是古人勾画出来的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世界杯让我感觉到:足球需要一种高尚的境界精神,才能打好的。

    汉字详情

    jìng [jing]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UJ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GYTU
    四角: 4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2) 同本义

    境,疆也。——《说文新附》

    至齐境。——《吕氏春秋·赞能》

    (3) 字本作“竟”

    亡不越竟。——《左传·宣公二年》

    边竟有人焉。——《庄子·天道》

    其竟关之政尽察。——《荀子·富国》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送至境。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起视四境。——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4) 又如:出境(离开国境);入境(进入国境);境宇(国境,疆土);境人(境内之人;本地人);境头(结果;亦作“景头”。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境土(疆域;领地);境会(在边界上聚会)

    (5) 境况 。如:境物(四周的环境与景物);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境象(景象;情境)

    (6) 居所,地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诗》

    士大夫出其境。——《明史》

    (7) 地步,境界 。如:处境(所处的境地);困境(困难的处境);佳境(美好的境界)

    (8) 佛教指成为心意对象之世界 。如:尘境;色境;法境等;境头(所谓前身的情景。多指神佛点化的梦兆)

    (9) 景象,景物

    槛外诸境。——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英文翻译

    boundary, frontier; area,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梅县腔] gin5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gin4 [东莞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海陆丰腔] gin3 gin5 [沙头角腔] gin3 [宝安腔] gin3 [陆丰腔] g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影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kĭɐŋkiengx/kyank
    jiè [jie]
    部首: 521
    笔画: 9
    五笔: LW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WOLL
    四角: 6022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2) 同本义

    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

    界,垂也。——《尔雅》

    田边谓之界。——《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墨子·号令》

    去门十里以为界。——《韩非子·五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至燕南界。——《战国策·燕策》

    迎公子于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境界危恶。——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界分(分界处;地界);界约(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界贼(扰乱国境的盗贼);界至(指边界)

    (4) 界限;范围

    是非之封界,分职名象之所起。——《荀子·正议》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荀子·礼论》

    奢俭之中,以礼为界。——《后汉书·马融传》

    (5) 又如:界说(逻辑名词。即定义);界身子(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为当时的商业区);界程(界限和范围);界墙(作为分界的墙壁)

    (6) 指某一特殊的境域

    蓬莱仙界海门通。——刘沧《宿题天霁寺诗》

    (7) 又如:境界;上界;下界;外界;租界

    (8) 职业、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 。如:各界;知识界;新闻界;教育界

    (9) 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 。如:植物界;动物界

    (10)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界以下为系 。如:古生界

    (11) 书纸上的行格,上下框为栏,直行为界 。如:界方(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也叫“界尺”);界行(纸或绢上的直行格);界笔(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

    动词

    (1) 毗邻,毗连;接界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战国策·秦策》

    (2) 又如:东界黄海;界边(边界相接);界天(接天)

    (3) 划分

    瀑布飞流以界道。——孙卓《游天台山赋》

    (4) 又如:界破(划破);界别(划分;区别);界朱(用红笔划成行格);界路(交叉路口);界断(划断;分开)

    (5) 离间

    界 泾阳,抵穰侯而代之。—— 扬雄《解嘲》

    (6) 隔开 。如:界断(分隔开);界稻(农历十一月播种,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界隔(隔开);界障(界隔的屏障)

    英文翻译

    boundary, limit; domain; society; the wor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5 gai5 [客英字典] gai5 [沙头角腔] gai5 [东莞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梅县腔] giai5 [陆丰腔] gai5 [宝安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gai4 giai4 gie4
    ◎ 潮州话:gai3 g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raih/kaeyk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