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梓

qiè zǐ [ qie zi]
繁体 鍥梓
注音 ㄑ一ㄝˋ ㄗˇ

词语释义

谓刻版印刷。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谓刻版印刷。 明 宋濂 《<葬书新注>序》:“ 彦渊 既鍥梓以传,復介学子 刘刚 请余序。”

引证解释

⒈ 谓刻版印刷。

明宋濂《<葬书新注>序》:“彦渊既鍥梓以传,復介学子刘刚请余序。”

锲梓的网络释义

锲梓

  • 锲梓(锲梓)
  • 谓刻版印刷。 明 宋濂 《序》:“ 彦渊 既锲梓以传,复介学子 刘刚 请余序。”
  • 汉字详情

    qiè [qie]
    部首: 506
    笔画: 14
    五笔: QDHD
    五行:
    仓颉: OPQHK
    四角: 877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契( )声。本义:镰刀) 同本义

    锲,镰也。——《说文》

    刎镰,一曰小镰,南方用以乂谷。——《六书故》引蜀本》

    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锲。——《方言五》

    (2) 又如:锲刀(镰刀)

    动词

    (1) 假借为“洯”。用刀子刻

    锲其轴。——《左传·定公四年》。注:“刻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2) 又

    锲而不舍。

    (3) 截断

    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左传》

    英文翻译

    sickle; cut, carve, engrave

    方言集汇

    ◎ 粤语:kit3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zi]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U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YTJ
    四角: 409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2) 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4) 制作木器的人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5)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6) 雕刻印书的木版

    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 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

    (7) 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8) 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 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9) 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

    (10) 姓

    动词

    (1) 刻板,付印

    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

    (2) 又

    其友涂伯聚为之梓行。

    (3) 又如:付梓(付印)

    英文翻译

    catalpa ovata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东莞腔] zu3 [宝安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海陆丰腔] zih3 [梅县腔] zi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即里上聲開口三等tsĭəcix/z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