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

guò dù [ guo du]
繁体 過度
注音 ㄍㄨㄛˋ ㄉㄨ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过度 guòdù

(1) 超过限度

过度的睡眠可能是身心失调的征兆
excess;exorbitant;intemperant;go too far

(2) 超越其价值或超越适当程度

过度的甜蜜与欢乐
overdue

词语解释

  1. 通过;经过。

    《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瀆,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穀,岁虽凶旱,有所秎穫,司空之事也。” 宋 杨万里 《张魏公传》:“皇太后知卿忠义,欲识卿面,适垂帘见卿过度矣。”

  2. 超越常度。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班固 盗窃父史; 赵元叔 抗竦过度。” 宋 苏轼 《与王庠书》:“非寒煖失宜,则飢饱过度。” 清 洪昇 《长生殿·刺逆》:“又因爱恋 段夫人 ,酒色过度,不但弄得孤家身子疲软,连双目都不见了。” 赵景深 《红肿的手》:“他的手所以冻裂,由于冬天的天气严寒,操劳过度。”

  3. 超过制度、规定。

    《后汉书·宋意传》:“恩宠踰制,礼敬过度。” 宋 石介 《明禁》:“宫室过度则不禁,豪彊兼并则不禁。”

  4. 过渡。度,通“ 渡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 清 洪昇 《长生殿·制谱》:“这声调虽出月宫,其间转移过度,细微曲折之处,须索自家细审。”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七:“有过度时间,是必须有牺牲的。”参见“ 过渡 ”。

  5. 转手送交;中转。

    《元典章·刑部十·禁治过度钱物》:“一件有勾当的人将着钱物转託他人过度。”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带云]我见新官到呵。[唱]马前剑有三千箇利便,旧官行掯勒些东西,新官行过度些钱。”

  6. 过活;度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媪曰:‘此处人情大不平善,孤孀难以过度。’” 何其芳 《画梦录·弦》:“仅仅由于青春的骄矜,或者夸张,留下无数长长的阴暗的日子,独自过度着。”

引证解释

⒈ 通过;经过。

《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瀆,修障防,安水藏,使时水虽过度,无害于五穀,岁虽凶旱,有所秎穫,司空之事也。”
宋杨万里《张魏公传》:“皇太后知卿忠义,欲识卿面,适垂帘见卿过度矣。”

⒉ 超越常度。

《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班固盗窃父史; 赵元叔抗竦过度。”
宋苏轼《与王庠书》:“非寒煖失宜,则飢饱过度。”
清洪昇《长生殿·刺逆》:“又因爱恋段夫人,酒色过度,不但弄得孤家身子疲软,连双目都不见了。”
赵景深《红肿的手》:“他的手所以冻裂,由于冬天的天气严寒,操劳过度。”

⒊ 超过制度、规定。

《后汉书·宋意传》:“恩宠踰制,礼敬过度。”
宋石介《明禁》:“宫室过度则不禁,豪彊兼并则不禁。”

⒋ 过渡。度,通“渡”。参见“过渡”。

宋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
清洪昇《长生殿·制谱》:“这声调虽出月宫,其间转移过度,细微曲折之处,须索自家细审。”
王西彦《古屋》第二部七:“有过度时间,是必须有牺牲的。”

⒌ 转手送交;中转。

《元典章·刑部十·禁治过度钱物》:“一件有勾当的人将着钱物转託他人过度。”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带云]我见新官到呵。[唱]马前剑有三千箇利便,旧官行掯勒些东西,新官行过度些钱。”

⒍ 过活;度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媪曰:‘此处人情大不平善,孤孀难以过度。’”
何其芳《画梦录·弦》:“仅仅由于青春的骄矜,或者夸张,留下无数长长的阴暗的日子,独自过度着。”

过度的国语词典

超越适当的限度。

过度的网络释义

过度

  • 过度,指超过限度。见《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
  • 过度造句

    爷爷为厂里的事操劳过度,终于累病了。
    由于过度砍伐这里的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他由于悲伤过度,不久就病倒了。
    考试前切忌疲劳过度,应该养精蓄锐,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考出好成绩。
    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要注意自我调节,适可而止,不能过度疲劳。
    由于父母的过度疼爱,这个小姑娘养成了骄横的坏毛病。
    由于过度的劳累,他的病情加剧了。
    由于过度捕捞,鱼虾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少了。
    王老师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了。
    家长应该给学生选择个人兴趣的自由,不应过度干涉。
    谦虚过度往往会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放弃对产品市场和服务业的过度监管应是当务之急。
    由于悲伤过度,他昨夜目不交睫。
    由于过度砍伐,这一片林地荒芜了。
    过度忍让有时会被认为是懦弱的表现。
    由于数日的过度疲劳,他终于累倒了。
    父母的过度纵容会葬送孩子的前途。
    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引发诸多严重后果。
    由于劳累过度,他晕倒在大堤上。
    由于过度劳累,李老师的两鬓已经斑白。

    汉字详情

    guò,guo,guō [guo]
    部首: 306
    笔画: 6
    五笔: FP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DI
    四角: 34300

    详细解释

    guō

    名词

    (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

    (2) 姓,过国之后

    (3) 另见 guò

    guò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 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

    (4) 超出,胜过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

    (6) 过去(过后)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

    (8) [婉词]:去世

    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

    (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

    (10) 给予;递给

    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

    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

    (11) 又如:过度

    (12) 渡过

    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

    (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

    (14) 转移;过渡

    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

    过录底稿

    (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

    (16) 〈方〉∶ 传染 。如:过病(传染疾病)

    (17) 度过;过活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

    (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

    (21) 交往,相处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

    过从甚密

    (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

    (23) 交谈 。如:过谈(往访交谈)

    (24) 错,犯错误

    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

    (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

    (25) 失去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

    (26) 怪罪,责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

    (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

    (28) 继入、赘入或嫁人

    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

    (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

    (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

    (31) 传递

    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

    (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

    (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

    (34) 冲刷;漂洗 。如:过水(用水漂洗)

    (35)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

    (36)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

    (37)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

    我去过北京

    饭吃过了

    名词

    (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过,罪愆也。——《说文》

    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

    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

    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

    (3) 〈方〉∶缘故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

    (4) 通“祸”( huò)。灾殃

    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

    (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

    形容词

    (1) 过分;过于;太甚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

    量词

    (1) 遍,次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

    (2) 另见 guō

    gu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ass, pass through, go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gwo3
    ◎ 潮州话:guò/哥锅3(髻) guō/哥窝1(歌)姓,guê3(kùe) <姓>go1(ko)

    宋本广韵

    部首: 314
    笔画: 9
    五笔: YDAC

    英文翻译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