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

yào jǐn [ yao jin]
繁体 要緊
注音 一ㄠˋ ㄐ一ㄣ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要紧 yàojǐn

(1) 重要

搞研究工作,要紧的是实事求是
important;essential

(2) 严重

没有什么要紧
be critical

词语解释

  1. 重要;至关重要。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二:“文章如美妇,可以倾人之城,可以倾人之国,然要紧在行事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哥哥见他不説了,叫些随来的家人,把他的要紧箱笼,不由他分説,只一搬竟自搬到船上去了。”《说唐》第四回:“这批文是要紧的,可拿到里面,交拙荆收藏,你也好放心盘桓。”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单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

  2. 严重;了不得。

    《红楼梦》第四四回:“甚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的住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伊夫妇饿将死,日向我讨麻酱以为活。今又欲卖妇於我。我家中已买十餘口矣,此何要紧?贱则售之,否则已耳。” 朱自清 《背影》:“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 已来往过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3. 迫切,急切。

    《水浒传》第二十回:“原来 宋江 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明 刘基 《采莲歌》之三:“争知要紧翻成慢,菱叶中间绊却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乡里是要紧归去之人,挑得篮里便是菜,一个信送将进去,登时把 陈定 放了出来。”

引证解释

⒈ 重要;至关重要。

宋龚昱《乐庵语录》卷二:“文章如美妇,可以倾人之城,可以倾人之国,然要紧在行事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哥哥见他不説了,叫些随来的家人,把他的要紧箱笼,不由他分説,只一搬竟自搬到船上去了。”
《说唐》第四回:“这批文是要紧的,可拿到里面,交拙荆收藏,你也好放心盘桓。”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单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

⒉ 严重;了不得。

《红楼梦》第四四回:“甚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的住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伊夫妇饿将死,日向我讨麻酱以为活。今又欲卖妇於我。我家中已买十餘口矣,此何要紧?贱则售之,否则已耳。”
朱自清《背影》:“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⒊ 迫切,急切。

《水浒传》第二十回:“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明刘基《采莲歌》之三:“争知要紧翻成慢,菱叶中间绊却船。”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乡里是要紧归去之人,挑得篮里便是菜,一个信送将进去,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

要紧的国语词典

急切重要。

要紧的网络释义

要紧

  • 要紧 ,汉语词汇。
  • 拼音:yàojǐn,
  • 注音:ㄧㄠˋ ㄐㄧㄣˇ,
  • 释义:有急着做某件事,觉得某件事情很严重或者很重要的意思。
  • 要紧造句

    我眼下最要紧的是把语文成绩赶上去。
    考不上,不要紧,明年再考嘛!千万不要失掉勇气。
    开饮食店卫生条件第一要紧,只要出事,立即门可罗雀。
    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引以为戒,不再重犯。
    这件事情很要紧,千万不得耽误。
    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迷途知返,改了就好了。
    名利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要紧的。
    走钢丝,最要紧的是保持身体的平衡。
    他就左思右想起来,没多久,他便说:不要紧,我有啦。
    人犯错误不要紧,只要知错即改就是好同志。
    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你即使悬崖勒马、一切都会有补救的机会。
    安妹妹何苦这样,还是自己的身子要紧。
    我们到社会中去,除了要努力工作收获,更要紧的是回报家人陪伴家人,做人呢最紧要开心。
    数量固然要紧,质量尤其重要。
    千万不要从形式上去追求比别人写得好。比别人写得差一些不要紧,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
    耐得住寂寞是人生一大武器,而耐寂寞也要自幼训练的!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也同样要紧;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
    犯错误不要紧,怕的是犯错误后顾虑太多,一蹶不振就难办了。
    妹妹只是有点感冒,不要紧。
    所以,还是想想口袋还有多少钱,这个周末该去吃点什么,玩点什么才要紧。
    比赛回来,我因比赛失利而苦恼,妈妈安慰我说:“不要紧,自己尽力了就可以了,下次我们再卷土重来。”。

    汉字详情

    yào,yāo [yao]
    部首: 615
    笔画: 9
    五笔: S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WV
    四角: 10404

    详细解释

    yāo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本义:人腰)

    (2) “腰”的古字

    昔者,楚灵王好细要。——《墨子》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楚辞》

    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荀子·礼论》

    (3) 又如:要膂(腰和脊骨。比喻重要部位);要章(腰间所佩的印);要支(腰肢)

    (4) 五服之一。古代指离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区 。如:要服(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要荒(要服和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为荒服,泛指远方之国);要蛮(极偏远的蛮荒之地)

    (5) 姓

    动词

    (1) 约请;邀请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晋· 陶潜《桃花源记》

    张良出,要 项伯。——《史记·项羽本纪》

    石崇每要客燕集。——《世说新语·汰侈门》

    (2) 又如:要引(邀迎荐举);要约(邀约;邀请)

    (3) 约言。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亦指所订立的誓约、盟约

    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唐· 崔湜《寒垣行》

    (4) 又如:要约(立盟;立约;约定);要契(契约;盟约)

    (5) 通“徼”( jiǎo)。探求;求取

    不庶几,不要幸。——《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孙星衍云:“要与徼通。”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孟子·告子上》。赵岐注:“要,求也。”

    要利之人,犯危何益?——《吕氏春秋·爱类》。高诱注:“要,徼也。”

    (6) 又如:要禄(求取利禄);要福(祈求幸福)

    (7) 通“邀”。拦阻;截击

    使数人要于路。——《孟子·公孙丑下》

    且前日要政, 政徒以老母。——《史记·刺客列传》

    张良出,要 项伯。——《史记·项羽本纪》

    (8) 又如:要勒(遮拦;阻挡);要御(拦阻控制);要路(拦路;遮道)

    (9) 迎候;迎接 。如:要途(迎于中途);要候(中途等候;迎候);要道(遮道;迎候于路上)

    (10) 约束;禁止 。如:要约(控制;约束);要时(限约时间)

    (11) 通“约”( yuē)。胁迫

    明神洋蠲要盟。——《左传·襄公九年》

    且要盟无质。

    虽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以要晋国之成。——《国语·晋语三》

    (12) 又如:要市(以要挟手段谋取利益或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要劫(胁迫劫待)

    (13) 和;会合 。如:要结(结合;邀引交结)

    (14) 审察;核实 。如:要囚(审察囚犯的供辞);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15) 另见 yào

    yào

    名词

    (1) 要点,纲要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

    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商君书》

    (2) 又如:纪要(记录要点的文字);扼要(抓住要点);要谛(要义);要窍(要诀;关键的办法);要归(重点所在;要旨);要本(要旨;根本);要端(要点);要令(主旨;要旨);要义(要旨);要机(犹要旨)

    (3) 计数的簿书

    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

    (4) 又如:要会(会计;簿书)

    (5) 权柄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6) 又如:要贵(犹显贵,权贵);要势(谓权贵的势力。常指居要位有权势者)

    (7) 指重要的地位或职务

    以吾二人久居内要,常有不善之言,恐祸及人,深宜虑之。——《晋书》

    (8) 又如:要道(比喻职位要且有权有势的人)

    (9) 要子 。用麦秆、稻草等临时拧成的绳状物,用来捆麦子、稻子等;捆货物用的或打包用的条状物。如:打要子

    (10) 总要

    要以不能免。——宋· 苏轼《教战守》

    (11) 姓

    要离之刺 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形容词

    (1) 重要,重大

    增减要语。——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要着(重要的措施或计谋);要囚(重要的囚犯);要局(重要部门);要具(重要的手段);要重(犹重要);要则(重要的准则);要切(重要适切);要月(指农作重要的时令);要言(至言,重要的话);要务(重要的事务);要术(重要的方法和谋略);要最(最重要的事理、事物);要剧(指重要而政事繁忙的职位);要事;要犯

    (3) 简要

    故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荀子》

    (4) 又如:要屈(谓简约仪仗、屈尊同众);要括(扼要,简括);要约(简练,精练);要言(言论简扼)

    (5) 地位显要

    北收要害之郡(要害之郡,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要近(显要且能接近天子的官位);要位(显要地位);要显(犹显要。亦指显要之官);要官(显要的职务;重要的官位);要缺(重要的官位)

    (7) 险要,与战略有关的 。如:要会(通道要地);要冲(位在交通要道的形胜之地)

    动词

    (1) 扼守。谓扼守险要 。如:要衡(处在交通要道的形胜之地);要壤(指军事上的要地)

    (2) 讨。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 。如:要钱(玩弄手段捞钱);要嘴吃(谓嘴馋向别人索取食物)

    (3) 想要,希望

    要留清白。——明· 于谦《石灰吟》

    要汝知闻。——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要货(想出卖);要待(想要;待要)

    (5) 使;让;叫

    扫云物以贞观,要万涂而来归。——《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张铣注:“要,犹使也。”

    (6) 应当;必须 。如:要自(应自;须自);要须(必须;需要);要当(自当;应当)

    (7) 即将来临 。如:要下雨了

    (8) 表示比较;估计

    他年纪稍轻一点,脸也要瘦一些。——巴金《家》

    (1)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倘若” 。如:要得(若要);要不价(否则;要不然)

    (2) 表示选择,相当于要么…要么

    (3) 另见 yāo

    英文翻译

    necessary, essential; necess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iu1 ji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u1 jeu5 jau1 jau5 [陆丰腔] jau5 [海陆丰腔] rau1 rau5 [宝安腔] jau5 | jau1 [沙头角腔] jau5 [客英字典] jau5 jau1 jeu1 [东莞腔] jau5 jau1 [梅县腔] jau5 [客语拼音字汇] yau1 yau4 yeu1 yeu4 [梅县腔] j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霄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ʔĭɛuqjeu/ieu
    jǐn [jin]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JCXI
    五行:
    吉凶:
    仓颉: LEVIF
    四角: 279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臤( qiān),坚。从糸( ),细丝。本义:缠丝急)

    (2) 同本义

    紧,缠丝急也。——《说文》

    弛紧急之弦张兮。——傅毅《舞赋》

    (3) 引申为物体受拉力或压力后呈现的紧张状态。同“松”相对 。如:紧峭(扎紧,系紧);紧揪揪(衣服紧绷在身上,指打扮得苗条或干练);紧簇(紧紧的,严严的);紧腾腾(紧紧,严严实实)

    (4) 指经济不宽裕 。如:紧巴;紧窄(不宽裕)

    (5) 急促;迫切

    紧,急也。——《广雅》

    心紧絭兮伤怀。——《楚辞·疾世》

    (6) 又如:紧事(急事);紧绸(紧凑;急促);紧溜(急流;要紧时刻;紧要关头);紧水(湍急的水流);紧切慢八(慢慢地;一天一天地)

    (7) 急躁 。如:紧三火四(非常急切);紧行无善踪(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紧忙

    (8) 猛烈;激急

    我有一句,这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红楼梦》

    (9) 又如:紧张

    (10) 快速 。如:紧跑(快跑)

    (11) 紧要;重要 。如:紧溜子(紧溜。紧要关头);紧工(紧要,重要);紧关里(在紧要关头上)

    (12) 紧实,牢固

    戈戟之紧。——《管子·问》。注:“紧,谓其坚彊者。”

    (13) 又如:紧固(牢固)

    (14) 距离近;密接无间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15) 又如:紧身(贴身衣服);紧屯屯(方言。形容非常紧密);紧洞洞(方言。形容紧密);紧峭(紧凑);紧健(紧凑有力)

    动词

    (1) 使紧或更紧;收束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2) 又如:紧身;紧缩;紧弦,紧索;紧绳

    副词

    很;甚 。如:好得紧(好得很;很好);紧子(紧仔,紧则。原本;本来)

    名词

    (1) 中医学脉象名 。如:紧脉(中医学脉象之一。脉来绷急,多见于寒邪、痛症、宿食)

    (2) 唐宋时州县等级名 。一般按其所在地位的轻重、辖境大小和经济开发程度划分。如:紧治(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英文翻译

    tense, tight, taut; firm, sec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