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渗入
(1) 指液体渐渐地渗进去
(2) 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大量渗透进入(组织等)
(3) 进入敌人领空或穿过敌人防空线,对敌人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词语解释
液体慢慢地渗到里面去。如:雨水渗入了泥土。
比喻一种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渗透、影响。
洪深 《我们怎样迎接新疆的歌与舞》:“而在此普遍化的过程中,亦不时渗入各地犹在流行的民风舞,给丰富化。”
犹搀入,搀进去。
丁玲 《奔》:“这群在冷风里在墙边蹲了大半夜的人,因了暖热的空气,加之胃囊里又渗入了一些粗的麦粉,昏昏的瞌睡,便慢慢地爬上了眼皮。”
引证解释
⒈ 液体慢慢地渗到里面去。
例如:雨水渗入了泥土。
⒉ 比喻一种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渗透、影响。
引洪深《我们怎样迎接新疆的歌与舞》:“而在此普遍化的过程中,亦不时渗入各地犹在流行的民风舞,给丰富化。”
⒊ 犹搀入,搀进去。
引丁玲《奔》:“这群在冷风里在墙边蹲了大半夜的人,因了暖热的空气,加之胃囊里又渗入了一些粗的麦粉,昏昏的瞌睡,便慢慢地爬上了眼皮。”
渗入的国语词典
液体慢慢的透进物体里面。
如:「雨水渗入泥土。」
渗入的网络释义
渗入
近义词
反义词
渗入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参(
)声。本义:水往下渗透)(2) 同本义
渗,下漉也。——《说文》
滋液渗漉。——《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谓润泽下究。”
泽渗离而下降。——《汉书·扬雄传》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渗沥(滴漏);渗泄(小便);渗淫(小水。指逐渐渗透进去的少量水液);渗渗(因畏惧而冷汗直流);渗涸(渗漏而干涸)。又指液体慢慢地透出或漏出
一粒粒黄豆大的冷汗珠,不断从他额头渗出来。——《鞠躬尽瘁》
(4) 水枯竭
自淮入 泗, 泗水渗,日裁行十里。——《南史》
(5) 其他事物渐渐侵入
远陂春日渗,犹有水禽飞。——唐· 司空图《独望》
(6) 人从空隙中挤进、穿入
那儿正中围集着一大堆人,渗进去一看,原来也就是打诗谜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
(7) 渗合,混合 。如:渗和(掺合混杂);渗杂
(8) 同“瘮”。可怕 。如:渗人(可怕,使人害怕);渗濑(渗渗濑濑。丑陋,凶恶)
(9) 睡
原来他方才合着桃仁杏花引子服一丸子乌金丸,躺在屋里就渗着了。——《儿女英雄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徐庵1(参)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入 | 人執 | 日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nʑĭĕp | njip/r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