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打彩

wú jīng dǎ cǎi [ wu jing da cai]
繁体 無精打彩
注音 ㄨˊ ㄐ一ㄥ ㄉㄚˇ ㄘㄞ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见“没精打彩 ”。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成语用法

无精打彩作谓语、宾语;指精神不振。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红楼梦》第二七回:“﹝黛玉﹞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
《狮子吼》第四回:“念祖等佇望了半点鐘,那船便渐渐不见了。大家只得回转学堂,无精打彩的过了数日。”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彩地回到房里。”
亦作“无精嗒彩”、“无精打采”。 老舍《骆驼祥子》十八:“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嗒彩的低垂着。”
马烽《结婚现场会》:“青年们见我也拿不出什么高招来,都无精打采地走散了。”

无精打彩的翻译

俄语: быть не в унынии

无精打彩造句

天赐的眼睛一直注视着窗外,自己饮的茶,吃的糕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店家要收铺关门,他才付了茶资,一个人无精打彩地回到城里。
经过这次灾难,他手头拮据,总是无精打彩的。
啊,妈妈!昨晚爱德华给我们朗诵时是多么萎靡不振,无精打彩啊!
无精打彩的娱乐,绝不能使人生润泽,事业进步。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
我心里没有一丝想去的念头,只是无精打彩地看着他,注视着他结实、瘦小、赤裸着的身躯。他在穿那湿漉漉、凉冰冰的短裤时,身子微微缩了一下。
他袋子里的硬币这时候发出的声音又慢又无精打彩。
你这样无精打彩,我敢说我要赶得上你了。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jīng [jing]
部首: 610
笔画: 14
五笔: O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DQMB
四角: 959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 同本义

精,择也。——《说文》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食不厌精。——《论语》

(3) 又如:精凿(舂过的净米);精粲(精米)

(4) 精气

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

天地之精。——《吕氏春秋·慎行论》

二者用精至矣。——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精秀(精华灵秀之气);精气命脉神(生命与血汗。比喻辛苦);精血(精气和血液);精胆(精气);精耀(精气)

(6) 精神;精力

人死精亡而形存。——《论衡·论死》

(7) 又如:精采(精神,有活力);精舍(学舍、书斋,聚徒讲学的地方);精思(精力和思虑)

(8) 精液

男女构精。——《易·系辞》

(9) 又如:精子;精虫

(10) 精灵;灵魂

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荀子·赋》

精交接以来往兮。——宋玉《神女赋》

(11) 又如:精爽(灵魂);精魄(精神魂魄);精胆(魂魄,胆量)

(12) 妖怪 。如:精人(巫人);精魅(妖精鬼怪)

(13) 指瘦肉 。如:精浇(精肉浇头)

(14) 通“菁”。花

将击芙蓉之精。——《文选·宋玉·风赋》

(15) 通“晶”

(16) 星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张衡《东京赋》

(17) 日月之光

精行四时。——《吕氏春秋·圜道》。高诱注:“精,日月之光明也。”

(18) 水晶

哀牢国出水精琉璃。——《后汉书·西南夷传》

(19) 通“情”

(20) 实情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瑕适皆见,精也。——《管子·水地》

(21) 性情

术顺墨而精杂汙,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荀子·修身》

心精好恶,于事验,谓之性。——《潜夫论·梦列》

形容词

(1) 细致,精密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范晔《后汉书》

(2) 又如:精切(精确切当);精造(精工制造);精敏(精细敏捷);精鉴(精细鉴别);精审(精确详实);精的(精确);精备(精密详尽)

(3) 纯洁;纯净

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精楚(精美,精致漂亮);精比(精纯细密);精真(精粹纯真);精诣(精到。谓学养精粹)

(5) 精诚,专一

中不精者心不治。——《管子·心术》

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

夫精念存想。——汉· 王充《论衡》

(6) 又如:精勤(专心勤奋);精虔(精心虔诚;诚心诚意);精志(至诚的心志);精信(精诚信实)

(7) 清朗;光明

日月光精。——《汉书·李寻传》

(8) 又如:精芒(光芒);精晃晃(形容光亮);精朗(明亮);精全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剋(廉明克己);精廉(清廉);精息(明白);精色(鲜明的色泽);精沐(清明。清察明审);精尽(明察详尽)

(9) 锐利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兵精足用。

精兵皆在。——《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精手(精锐的兵卒);精甲(精锐的军队);精劲(精良锐利;精悍勇猛);精勇(精强勇敢;精锐的士兵);精强(精明高强);精刻(精明能干);精乖(聪明乖觉);精记(精明强记)

(11) 精妙,隐微奥妙

其知弥精。——《吕氏春秋》

精思附会。(精思:精妙构思。傅会:即附会,铺排开进行组织结构文章。)——《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精阐(精妙的阐发);精通;精言(精妙的言辞);精理(精微的义理);精趣(精妙的意趣);精义入神(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副词

(1) 甚,很

自蔽之精者。——《吕氏春秋·勿躬》。注:“甚也。”

(2) 又如:精湿(很湿,湿得很厉害);精熟(十分熟练)

(3) 全,皆 。如:精乌账(骂人话。真混账;光胡闹);精攮气(光受气);精打光(精光;全无)

动词

(1) 深到;精通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习无不精。

(2) 又如:精习(精深,熟悉);精博(精深广博);精究(精心研究);精洽(精深广博)

(3) 光,袒露着 。如:精加精(浑身精光);精腿(光着的腿);精拳(精拳头。空拳,空拳头)

(4) 舂捣使精 。如:精凿(舂去谷物的皮壳)

英文翻译

essence; semen; spirit

方言集汇

◎ 粤语:zeng1 z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n1 [东莞腔] zin1 [海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沙头角腔] zin1 [宝安腔] zin1 [陆丰腔] zin1 siau3 [梅县腔]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j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ieng/ziengtsĭɛŋ
dǎ,dá [da]
部首: 330
笔画: 5
五笔: RSH
五行:
仓颉: QMN
四角: 51020

详细解释

量词

(1) 12个构成的一组 。如:一打火柴;一打鸡蛋;一打铅笔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2)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4)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5) 攻打;进攻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6) 射击 。如:打冷枪;打炮

(7) 攻讦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8) 发出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9) 猜,猜谜 。如:打一字;打一物;打虎(猜谜);打灯虎(猜灯谜)

(10) 围棋术语。即叫吃 。如:打劫(谓双方在一处可以交换吃一子的争夺战)

(11) 印上;拓印 。如:打本(即拓本);打郑方(盖公章);打印子(盖图章)

(12) 扎入;注入 。如:打针

(13) 往;去

你打华州,须从这条路走。——《水浒传》

(14) 制造;建造

九子不葬父,一女找荆棺。——《荆棺峡谵》

(15) 又如:打船(造船)

(16) 砍;割

只在左近人家佣工,替人家挑土打柴。——《儒林外史》

(17) 汲取;盛取 。如:打米(盛米,装米)

(18) 捕捉;猎取 。如:打捕(打猎捕鱼,渔猎)

(19) 买 。如:打酒;打票;打勾(购买)

(20) 振作 。如:打扳(振作);打迸(振作,焕发)

(21) 除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 又如:打麦(用工具使麦子去皮或脱粒);打灭(打消;消除;消灭)

(23) 摇荡

西江水阔 吴山远,却打船头向北行。—— 王建《扬州寻张籍不见》

(24) 收获 。如:打夹账(谓经手人从中索取好处费);打抹(谓没收额外所得酬金)

(25) 贬;退;减 。如:打扣(降低商品的原定价格;减少或者降低事物的数量、质量);打短(克扣)

(26) 评定 。如:打成分

(27) 相处;交结 。如:打交待,打交道;打伙计(交朋友,恋爱);打影(结伴;合伙)

(28) 张、举、提。亦谓携带 。如:打旗

(29) 编织 。如:打草垫;打竹席;打领带;打个结;打发辫

(30) 转;绕 。如:打方旋(徘徊);打胡旋(兜圈子);打旋磨(盘旋;围绕着某物转);打转转(旋转,绕圈子);打独磨(盘旋;徘徊);打踅(打转。走江湖,跑码头)

(31) 把一物附着在他物上 。如:打胭脂,打粉;打背(裱糊布片)

(32) 谓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 。如:打牙配嘴(谓相互戏谑,闲扯说笑);打令(行酒令)

(33) 谓从事某种工作或做出某种行动 。如:打饼(做面食);打印子(借印子钱);打行(保镖、打手的行帮)

(34) 表示通过一定手段完成某种任务 。如:打铺;打介绍信;打轿;打花(采花;摘花)

(35) 与某些动词结合成复词,表示进行之意。如:打掠(用眼扫视);打勘(查问;拷问,审讯)

介词

(1) ∶从 ——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在单音方位词前只能用“从”。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从里到外

(2) 表示处所、时间、范围的起点。如:打这儿往东去;打县里回来;打明儿开始

(3) 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打水路走,三天可以到

名词

(1) 武术 。如:教打;练打。亦指京剧里指武打。如:唱、做、念、打

(2) 另见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fight;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aa1 daa2
◎ 客家话:[梅县腔] da3 [沙头角腔] da3 [客英字典] da3 [东莞腔] da3 [客语拼音字汇] da1 da3 [宝安腔] da3 | da1 [陆丰腔] da3 [海陆丰腔] da3 [台湾四县腔] da3
◎ 潮州话:da2 p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德冷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tɐŋt'rangx/teank
cǎi [cai]
部首: 326
笔画: 11
五笔: ES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BDHHH
四角: 229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彡( 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2) 同本义

延之与 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宋书·颜延之传》

(3) 彩色的丝织品。又作“綵”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彩仗(彩饰的仪仗);剪彩;张灯结彩

(5) 指某些赌博、竞赛等赢得的财物

大博争雄好彩来,全盘一掷万人开。———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

(6) 又如:彩战(指博戏争胜);中彩;得彩;彩品(竞赛的奖品)

(7) 光彩,光泽 。如:彩线(比喻带有脸上脂粉的眼泪);彩绚(绚丽多彩)

(8) 负伤流血 。如:挂彩

(1) 彩色,各种颜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2) 又如:五彩;彩章(彩色涂饰);彩错(色彩交错);彩服

(3) 得好运

且休提这恩德无涯,单则是子母团圆,大古里彩。——元· 关汉卿《蝴蝶梦》

(4) 又如:彩气(吉利的兆头);彩头(好运道的预兆;又指竞赛赢得的奖品)

英文翻译

hue, color; variegated colors

方言集汇

◎ 粤语:co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i3 [沙头角腔] cai3 coi3 [梅县腔] cai3 [海陆丰腔] cai3 [客语拼音字汇] cai3 coi3 [东莞腔] cai3 [陆丰腔] cai3 [台湾四县腔] cai3 [宝安腔] cai3
◎ 潮州话:c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倉宰上聲開口一等tsʰɒichaix/c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