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

xiàng míng [ xiang ming]
繁体 嚮明
注音 ㄒ一ㄤˋ ㄇ一ㄥˊ

词语释义

1.向阳。 2.引申为朝南。 3.天色微明;黎明。

词语解释

  1. 向阳。

    《列子·仲尼》:“ 文摰 乃命 龙叔 背明而立, 文摰 自后向明而望之。”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 函谷 忽惊胡马来, 秦 宫桃李向明开。”

  2. 引申为朝南。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西曰 闕右门 。其中巍然而向明者,午门也。”

  3. 天色微明;黎明。

    南朝 梁 萧子云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之一:“於赫 有梁 ,向明而治。”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看灯遇仙》:“ 孙 又崎嶇数里,果得大道,天已向明。”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五:“只在天色向明的时候,稀疏地听见了一些枪炮的响声。”

  4. 天将亮时。

    《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嚮明而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卦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 黄节 《雪朝江亭同天如》诗:“嚮明一室疑非世,睡起餘魂尚满衣。”

引证解释

⒈ 向阳。

《列子·仲尼》:“文摰乃命龙叔背明而立, 文摰自后向明而望之。”
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函谷忽惊胡马来, 秦宫桃李向明开。”

⒉ 引申为朝南。

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西曰闕右门。其中巍然而向明者,午门也。”

⒊ 天色微明;黎明。

南朝梁萧子云《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之一:“於赫有梁,向明而治。”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看灯遇仙》:“孙又崎嶇数里,果得大道,天已向明。”
郭沫若《北伐途次》十五:“只在天色向明的时候,稀疏地听见了一些枪炮的响声。”
天将亮时。 《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嚮明而治。”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卦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
黄节《雪朝江亭同天如》诗:“嚮明一室疑非世,睡起餘魂尚满衣。”

向明的国语词典

天刚亮的时候。

向明造句

矿脉的雇工是从城里统一招雇,两大家一向明争暗斗。
踏着青春的节拍,我们向新年走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激扬着少年的风采,我们向明天走来。
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奋斗是浆,只有与水的搏击才能显现英雄本色;奋斗是浆,只有与人的接触才能发挥本来作用;奋斗是浆,力量与自然的结合才能走向明天。
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韩系车也加入了争斗,全新狮跑欧化倾向明显,显然是为了夺取更多欧洲车的市场。
这一年号取自中国古籍《易经》“圣人南面听天下,向明而治”,随着皇权的确立,国家神道被前所未有的强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郎朗读书声从教室传出,这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该校自编教材《走向明天》中“感恩父母”的一节课。
你不用担心这些谣言,经理一向明镜高悬,会有适当的处置。
轻轻舒展你的眉头,让我的诚意带去温馨的问候;紧紧握住你的双手,让此次合作成为快乐的源头;真诚祝愿我们共同走向明日的辉煌!
凤凰村畔得吾庐,艾席葭墙称隐居。织楚成门通步屧,向明凿牖便观书。
所以,互联网管理者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做到方向明确、忙而不乱。
通向明天的道路上,总有新的一页在等待着你。王卯卯 
在我们与其他人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时候,应该牢记“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与身边的同学、同事携手一起,走向明天的辉煌!
人生关系最铁有2:一是一起嫖过娼,二是一起分过赃。人生遗憾最大有2:一是人活着,钱没了;二是钱还在,人死了。人生悲哀最大有2:一是付出了,沒回报;二是“我欲将心向明月,。
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向阳光借来十倍的璀璨照耀你的人生,向幸福借来十倍的甜蜜填满你的心灵,向明天借来十倍的成功闪耀你的未来,向自己借来十倍的祝福陪伴你的左右,愿你万事皆如意,凡事十全十美。祝。
正是这些时候我们必须迈出关键的一步,从一块横板攀到另一块横板,把昨日留在身后,攀向明天。
传统四合院的居住强调统领整个住宅的主房要向阳,这是适应周易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驾起人生的飞船,扯起纬线作帆,享受快乐航班,驶向明月靠岸,管他沧海桑田,管他天上人间,我们就是要一鸣惊人,我们就是要一飞冲天。国际民航日,我们开始起飞吧!
杯酒举天向明月,陪君醉笑三千场。殿前欢 

汉字详情

xiàng [xiang]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TMK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BR
四角: 2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宀( 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2) 同本义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3) 泛指窗户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4) 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5)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

(6) 过去,往昔

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扶向路。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向察众人之议。——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向之噌吰。——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

(8) 从来,向来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9)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

(10) 刚才

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

比向日不同。——《西厢记》

(11)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

(12)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动词

(1)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3) 趋向,亲近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向于时夏。——《书·多士》

(4)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

(5) 爱;偏爱;偏袒

不妨事,妳妳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

(6)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

(7) 往,去

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

(8)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

介词

(1) 朝着 。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

(2) 从;在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连词

假设;如果 。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

助词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

动词

(1) 对着,面向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易·随》

戒六神訃浑嚮服。——《楚辞·惜诵》。注:“对也。”

请席何響。——《礼记·曲礼》。注:“面也。”

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史记·项羽本纪》

(2) 奔向;趋向

嚮方略。——《荀子·仲尼》

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直下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已向荆州。——《资治通鉴》

(3)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

(4) 接近;临近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

(5)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

名、副词

(1) 旧时,以往

曏,不久也。从日,鄉声。——《说文》

曏役之三月。——《春秋传》

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

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

(2)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

(3) 明,表明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

英文翻译

toward, direction, tre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4 [海陆丰腔] hiong5 [宝安腔] hiong5 [梅县腔] hiong5 [东莞腔] hiong5 [客英字典] hiong5 [台湾四县腔] hiong5 [陆丰腔] hi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亮陽開去聲開口三等ɕĭaŋsjangh/sjanq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