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鼐
叠字
--
五行
火
部外笔画
2
统一码
9F10
仓颉
NSBUL
郑码
YMZN
四角号码
17227
电码
7845
区位码
5630
姓名学
五笔
EHNN
注音
ㄋㄞ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5325111513212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鼐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鼎鼐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形声。从鼎,乃声。本义:大鼎)同本义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鼎,乃声。本义:大鼎) 同本义
英语翻译
incense tripo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i6 [客英字典] nai5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宝安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nai3
◎ 潮州话:n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i6 [客英字典] nai5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宝安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nai3
◎ 潮州话:nai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乃 | 奴亥 | 泥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naix/noj | nɒi |
百度释义
(名)〈书〉大鼎。
现代汉语词典
鼐nài
(名)〈书〉大鼎。
康熙字典
鼐【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又《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音乃。義同。
又《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鼐【卷七】【鼎部】
鼎之絕大者。从鼎乃聲。《魯詩》說:鼐,小鼎。奴代切
说文解字注
(鼐)鼎之絕大者。釋器曰。鼎絕大謂之鼐。周頌傳曰。大鼎謂之鼐。小鼎謂之鼒。傳與爾雅說鼒異。說鼐則略同。絕大謂函牛之鼎也。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乃者、詞之難也。故从乃爲大。才者、艸木之初也。故从才爲小。从鼎。乃聲。奴代切。一部。魯詩說鼐、小鼎。魯詩說、謂傳魯申公之學者也。惠氏棟云。說苑曰。詩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自內及外。以小及大也。魯詩者、劉向家學。故說鼐小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