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麕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9E95
仓颉
IPWHD
郑码
TXJM
四角号码
00261
电码
778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YNJT
注音
ㄐㄩㄣ,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麕
jūn
同“麇2”。
笔画数:19;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25312341
jūn
同“麇2”。
笔画数:19;
部首:鹿;
笔顺编号:4135221153525312341
英语翻译
muntjac deer, hornless river deer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3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kiun2 [梅县腔]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3 kun1 [宝安腔] kiun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3 kun1 [客英字典] kwun1 kiun2 [梅县腔]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3 kun1 [宝安腔] kiun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麏 | 居筠 | 見 | 眞B合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臻 | 眞B | kĭwĕn | kyn/kwyn |
百度释义
-
獐子: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较小,身体上面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如:麇惊(麇性怯弱易惊。比喻像麇一样受到惊吓);麇聚(像獐子那样依类群居);麇包(用包茅包的死獐子);麇獐(即獐子);麇窜(像獐子那样惊慌逃窜)。
-
古地名”
康熙字典
麕【亥集下】【鹿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居筠切《集韻》俱倫切《正韻》規倫切,音頵。《說文》麞也。麕,其總名也。《爾雅·釋獸》麕牡麌,牝麜,其子麆,其跡解,絕有力豣。《疏》辨麕類。《埤雅》麕鹿皆健駭,而麕性膽尤怯,飮水,見影輒奔。《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禮·內則》麕脯。
又《正韻》苦隕切,音稛。束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