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鹖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9DA1
仓颉
AVHAF
郑码
KRRZ
四角号码
67727
电码
961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JQWO
注音
ㄏㄜˊ,ㄐㄧㄝ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鳥名。即鶡雞。
2。鶡之尾羽。
3。指鶡冠。
-
鳥名。
英语翻译
crossbill, species of nightingale
方言集汇
◎ 粤语:ho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t7 [客英字典] hot7 [台湾四县腔] hot7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t7 [客英字典] hot7 [台湾四县腔] ho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曷 | 胡葛 | 匣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ɣɑt | ghat/hat |
百度释义
-
1.鳥名。即鶡雞。
2.鶡之尾羽。
3.指鶡冠。
-
鳥名。
康熙字典
鶡【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胡割切《廣韻》《韻會》《正韻》何葛切,音曷。鳥名。《說文》鳥似雉,出上黨。《正字通》色黃黑而褐首,有毛角,有冠,性愛儕黨,有被侵者,直往赴鬭,雖死不置。《禽經》鶡,毅鳥也。李時珍曰:其羽色黑黃而褐,故曰鶡。靑黑色者曰䲸,性耿介也。
又鶡旦,夜鳴求旦之鳥也。《禮·月令》鶡旦不鳴。《坊記》作盍旦。詳見鳱䳚二字註。
又鶡冠,趙武靈王製,以表武士。《後漢·輿服志》虎賁皆鶡冠。《顏師古註》鳥出上黨,以其鬭死不止,故用其尾飾武臣首。
又隱士鶡冠,亦取勇退義。《前漢·藝文志》有鶡冠子一篇。
又《韻會》《正韻》敷文切,音芬。與鳻通。《前漢·黃霸傳》鶡雀飛集丞相府。《顏師古註》此鶡字音芬,與鳻通,鳻雀大而色靑,出羌中。蘇林音曷,非。詳前鳻字註。
又《類篇》曷各切,同鶴。或作鶡。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鶡【卷四】【鳥部】
似雉,出上黨。从鳥曷聲。胡割切
说文解字注
(鶡)佀雉。出上黨。後書輿服志。虎賁、羽林皆鶡冠。鶡者、勇雉也。其鬬對一死乃止。故趙武靈王以表武士。加雙鶡尾。豎左右爲鶡冠。徐廣曰。鶡似黑雉。出於上黨。从鳥。曷聲。胡割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