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tong]
部首 鱼部(鱼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鱼部(鱼部),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9C96
仓颉 NMBMR
郑码 RLD
四角号码 27120
电码 762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GMK
注音 ㄊㄨㄥ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鱼名。即“鳢鱼”

    鳢,亦名鲖鱼,俗名鸟鱼。——徐珂《清稗类钞》

  2. 鲖蟹

    沂州海中有蟹,大者径尺,壳横有两锥,俗呼鲖蟹。——清·桂馥《札朴》

详细解释

名词

(1) 鱼名。即“鳢鱼”

鳢,亦名鲖鱼,俗名鸟鱼。——徐珂《清稗类钞》

(2) 鲖蟹

沂州海中有蟹,大者径尺,壳横有两锥,俗呼鲖蟹。—— 清· 桂馥《札朴》

英语翻译

snakefish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3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鲖城(Tóngchéng),地名,在安徽。

康熙字典

鮦【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說文》魚名。一曰𩽵也。《爾雅·釋魚》鰹大鮦,小者鮵。《疏》卽鱧也。其大者名鰹,小者名鮵。《類篇》或作𩻡

《唐韻》《正韻》直隴切《集韻》《韻會》柱勇切,𠀤重上聲。

《集韻》傳容切,重平聲。義𠀤同。

《廣韻》直柳切《集韻》《正韻》丈九切,𠀤音紂。鮦陽,縣名。《前漢·地理志》汝南郡鮦陽縣《註》應劭曰:在鮦水之陽。○按《正字通》引《漢書》孟康註:鮦音紂紅反。《左傳·襄四年》註:鮦陽縣南,鮦音紂。《後漢書》:隂興子慶封鮦陽侯。註:鮦音紂。孫愐東韻收鮦,直蒙、直柳二切。此皆地理註之音紂紅反,譌失其下紅反二字也。戴侗定爲徒紅、篆蛹二切,《韻會補》定音冢,則又緣紂紅改爲上聲也。據此,《說文》直隴切,《六書略》音冑,《正韻》收入有韻,𠀤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鮦【卷十一】【魚部】

魚名。从魚同聲。一曰𩽵也。讀若絝襱。直隴切

说文解字注

(鮦)鮦魚。舊作魚名。今正。許書之例。不言某名也。釋魚曰。鰹、大者鮦。小者鮵。許無鰹鮵字。一曰𩽵也。此一曰猶今言一名也。許書一字異義言一曰。一物異名亦言一曰。不嫌同辭也。此六字本相接。誤解者失其義。中隔以从魚同聲四字。今正。本艸經。蠡魚、一名鮦魚。陸德明所據作䗍。釋魚。鱧。郭注。鮦也。此由不考鱧非?之故。若釋文云鱧又作䗍。則淺人所改耳。毛詩傳曰。鱧、鮦也。正義云。諸本或作鱧、鯇。作鯇則與舍人爾雅不異。按作鯇不誤。淺人認鱧爲?。因改鯇爲鮦也。蠡卽?。?與鱧異物異字。陶通明說本艸曰。蠡今皆作鱧字。此郭誤注爾雅之由也。許以鱯魾鱧𩸄爲一魚。?鮦爲一魚。?卽今俗所謂烏魚。或曰烏鯉。頭有七星之魚也。爾雅鯉鱣爲一。鰋鮎爲一。鱧鯇爲一。古說本不誤。而郭氏妄疑之。鱧鯇又非下文之鰹鮦鮵也。而郭氏妄合之。○此當直云?也。上四字淺人所加。當刪。鮦卽今頭有七星之魚。俗云烏鯉。其字正當作?。攷釋魚郭本作鱧、鮦也。舍人本作鱧、鯇也。毛詩魚麗或作鱧、鮦也。與郭合。或作鱧、鯇也。與舍入合。詳詩正義。初疑郭自釋鱧爲鮦。非爾雅正文作鱧鮦。但陸璣詩疏正引爾雅曰鱧鮦也。許愼謂之?魚。然則爾雅正文實有如此本。爲許所本。今詩疏謂之?魚、譌作謂之鱧魚。从魚。同聲。讀若絝襱。絝襱見衣部。丈冢切。故鮦亦直隴切。九部。鮦陽縣、則音轉讀若紂。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