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鰅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9C05
仓颉
NFWLB
郑码
RKLZ
四角号码
263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OJY
注音
ㄩ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鰅
yú
古书上说的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
笔画数:20;
部首:魚;
笔顺编号:35251214444251125214
yú
古书上说的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
笔画数:20;
部首:魚;
笔顺编号:3525121444425112521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顒 | 魚容 | 疑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ŋĭwoŋ | ngyung/ngivng |
百度释义
-
古书上说的一种表面有斑纹的鱼。
康熙字典
鰅【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魚容切,音顒。《說文》魚名。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周成王時,揚州獻鰅。博雅:䰲也。《玉篇》䲓鰅魚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鰅鰫鰬魠。《註》郭璞曰:鰅魚有文彩。
又《楚辭·大招》鰅鱅短狐。《註》鰅鱅,短狐類。《補註》狀如犂牛。
又《廣韻》遇俱切《集韻》元俱切,音虞。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鰅【卷十一】【魚部】
魚名。皮有文,出樂浪東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周成王時,揚州獻鰅。从魚禺聲。魚容切
说文解字注
(鰅)鰅魚也。皮有文。上林賦郭注曰。鰅魚有文彩。按長卿謂八川之中有之。侈靡過其實也。據下文樂浪乃有之。然平子賦南都亦曰鱏鱣鰅鱅。是南陽有之。出樂浪東暆。見日部。神爵四年初捕收輸考工。捕當作搏。搏、取也。今人用捕字。漢人多用搏字。神爵、孝宣帝年號。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考工。捕此魚輸考工者、用其皮飾器也。周成王時楊州獻鰅。見周書王會篇。葢漢時楊州地已無此物矣。今王會篇作禺禺。攷上林賦鰅與禺禺爲二物。作禺禺非是。从魚。禺聲。魚容切。按禺聲古音在四部。漢書注音顒。徐廣、李善音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