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骾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9ABE
仓颉
BBMLK
郑码
LWKO
四角号码
71246
电码
755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MEGQ
注音
ㄍㄥ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骾
gěng
同“鲠”。
笔画数:16;
部首:骨;
笔顺编号:2554525111251134
gěng
同“鲠”。
笔画数:16;
部首:骨;
笔顺编号:2554525111251134
英语翻译
any object that sticks in throat; bony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2 ka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3 ngang6 [台湾四县腔] gien3 ngang5 [客英字典] gen3 ngang5 [客语拼音字汇] gang3 [梅县腔] gang3 [宝安腔] ga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en3 ngang6 [台湾四县腔] gien3 ngang5 [客英字典] gen3 ngang5 [客语拼音字汇] gang3 [梅县腔] gang3 [宝安腔] ga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梗 | 古杏 | 見 | 庚二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krangx/keank | kɐŋ |
百度释义
-
同“鲠”。
康熙字典
骾【亥集上】【骨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音梗。《說文》食骨留咽中也。《註》徐鍇曰:古有骨骾之臣,遇事敢刺骾,不從俗也。《晉書·崔洪傳》骨骾不同於物。《集韻》通作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骾【卷四】【骨部】
食骨畱咽中也。从骨㪅聲。古杏切
说文解字注
(骾)食骨畱咽中也。晉語。⺊籒曰。狹以銜骨。韋曰。骨所以鯁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骾之臣。漢書巳下皆作骨鯁。字從魚。謂畱咽者魚骨挍多也。依說文則鯁訓魚骨。骨畱咽中當作骾。按自髑至體皆言人骨。體者、緫上文言之也。髍者、人骨之病也。骼骴二文、則禽獸之骨。骾者、人哽於物。骨主謂人。故其字非人骨而從骨。其次則必先於駱骴也。从骨。㪅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