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驷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99DF
仓颉
SFWC
郑码
CULK
四角号码
76300
电码
747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CLG
注音
ㄙ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駟
sì
见“驷”。
笔画数:15;
部首:馬;
笔顺编号:121125444425351
sì
见“驷”。
笔画数:15;
部首:馬;
笔顺编号:121125444425351
英语翻译
team of four horses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陆丰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宝安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5 [客英字典] si5 [陆丰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宝安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四 | 息利 | 心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si | siih/sih |
百度释义
-
见“驷”。
康熙字典
駟【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
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駟【卷十】【馬部】
一乘也。从馬四聲。息利切
说文解字注
(駟)一乘也。周禮校人。鄭司農注云。四匹爲乘。按乘者、覆也。車軛駕乎馬上曰乘。馬必四。故四馬爲一乘。不必巳駕者也。引伸之、凡物四曰乘。如乘矢、乘皮、乘韋、乘壺皆是。駟者、馬一乘之名。鄭淸人箋云。駟、四馬也。按詩言四牡、言四騏、言四驖、言四騵、言四駱、言四黃皆作四。下一字皆馬名也。言駟介、言俴駟皆作駟。謂有所以加乎駟者也。今詩作駟驖、駟騵。而干旄疏引異義、公羊隱元年疏、說文驖字下皆不誤。从馬。四聲。息利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