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n [tun]
部首 --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2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98E9
仓颉 OIPU
郑码 OXHZ
四角号码 85717
电码 738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WYVN
注音 ㄊㄨㄣ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tún
见“饨”。

笔画数:12;
部首:飠;
笔顺编号:344511541525

英语翻译

stuffed dumpl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tan1 ta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2 [客英字典] tun2 [梅县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1 [台湾四县腔] tun2 [东莞腔] tun1 [宝安腔] tun1 tun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渾平聲合口一等dʰuənduon

百度释义

见“饨”。

康熙字典

飩【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𠀤徒渾切,音屯。《玉篇》餛飩也。《正字通》今餛飩卽餃餌別名,俗屑米麫爲末,空中裹餡,類彈丸形,大小不一,籠蒸啖之。《南粵志》閩人十月一日作京飩,祀祖告冬。《食物志》餛飩,或作餫飩。餫飩,象其圜形。

《集韻》屯閏切,迍去聲。味厚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肫【卷四】【肉部】

面頯也。从肉屯聲。章倫切

说文解字注

(肫)面頯也。頁部曰。頯、權也。權俗作顴。肫、史漢作準。高祖隆準。服虔曰。準音拙。應劭曰。隆、高也。準頰權準也。按準者假借字。肫其正字。儀禮釋文引說文肫、之允反。是也。其入聲則音拙。廣雅作䪼。是也。若戰國策準頞、權衡竝言則準訓鼻矣。儀禮。牲體肫骼。假借肫爲腨字也。腨者、腓腸也。又中庸。肫肫其仁。鄭讀爲誨爾忳忳之忳。忳忳、懇誠皃也。是亦假借也。士昏禮。腊一肫。肫者純之假借。純、全也。从肉。屯聲。章倫切。十三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