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部首 革部(革部)
笔画 2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革部(革部),总笔画21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97C3
仓颉 TJYGQ
郑码 EEBU
四角号码 44535
电码 727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FFP
注音 ㄉㄚ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见“鞑”。

笔画数:21;
部首:革;
笔顺编号:122125112121431112454

英语翻译

tatars

方言集汇

◎ 粤语:taa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at7 [客语拼音字汇] dad5 [梅县腔] dat7 [台湾四县腔] dat7 [客英字典] dat7 [宝安腔] da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達入聲開口一等tʰɑtthat

百度释义

见“鞑”。

康熙字典

韃【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3画

《篇海》同撻。《正字通》本作𩍠

𩍠靼如起,地處契丹西北,族出沙陀別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撻【卷十二】【手部】

鄉飲酒,罰不敬,撻其背。从手達聲。𨘈,古文撻。《周書》曰:“𨘈以記之。”他達切

说文解字注

(撻)鄉㱃酒罰不敬。撻其背。周禮閭胥。凡事掌其比。觵撻罰之事。故書或言觵撻之罰事。鄭云。觵撻者、失禮之罰。觵用酒。其爵以兕角爲之。撻、扑也。按鄭但云失禮。許必系之鄉飲酒者、禮莫大於此。惟此可登時行觵撻也。从手。𨔶聲。他𨔶切。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