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隚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969A
仓颉
NLFBG
郑码
YKJB
四角号码
79214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BIPF
注音
ㄊㄤ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隚
táng
古同“堂”。
笔画数:13;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24345251121
táng
古同“堂”。
笔画数:13;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2434525112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唐 | 徒郎 | 定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dang | dʰɑŋ |
百度释义
-
古同“堂”。
康熙字典
隚【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廣韻》殿基。《玉篇》亦作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堂【卷十三】【土部】
殿也。从土尚聲。坣,古文堂。㙶,籒文堂从高省。徒郎切
说文解字注
(堂)殿也。殿者、擊聲也。叚借爲宫殿字者。釋宫室曰。殿、有殿鄂也。殿鄂卽禮記注之沂鄂。沂、說文作垠、作圻。釋名釋形體亦曰。臀、殿也。高厚有殿鄂也。古音?聲、斤聲、?聲互通。合音作幾、作畿。是以禮記彫幾謂有沂鄂。堂之所以偁殿者、正謂前有陛四緣皆高起。沂鄂㬎然。故名之殿。許以殿釋堂者、以今釋古也。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偁堂。漢上下皆偁殿。至唐以後、人臣無有偁殿者矣。初學記謂殿之名、起於始皇紀曰作前殿。葉大慶攷古質疑。博引說苑諸書以證古有殿名。要其所引皆漢人所作書也。卽六韜亦豈眞周人書哉。从土。尙聲。徒郞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