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隄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9684
仓颉
NLAMO
郑码
YKAI
四角号码
76281
电码
7125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BJGH
注音
ㄉㄧ,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隄
dī
同“堤”。
笔画数:11;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251112134
dī
同“堤”。
笔画数:11;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251112134
英语翻译
dike,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2 doi1 [梅县腔] ti2 [台湾四县腔] ti2 doi1 [宝安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客英字典] ti2
◎ 潮州话:d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2 doi1 [梅县腔] ti2 [台湾四县腔] ti2 doi1 [宝安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客英字典] ti2
◎ 潮州话:do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低 | 都奚 | 端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te/tei | tiei |
百度释义
-
同“堤”。
康熙字典
隄【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䧑《唐韻》都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低。《說文》唐也。《玉篇》橋也,限也。《廣韻》防也。與堤同。《正韻》岸也。《爾雅·釋宮》隄謂之梁。《註》卽橋也。《禮·月令》修利隄防。《史記·封禪書》閒者河溢臯陸,隄繇不息。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次于隄上。《註》隄上,周地。
又高隄,平隄,漢縣名,屬信都國。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義同。
又《廣韻》隄封。《前漢·溝洫志》作堤。
又《集韻》常支切,音時。隄封,或作堤。通作提。
又《集韻》直兮切,音墀。防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棄諸堤下。《釋文》堤,亦作隄。徐讀丁兮反。沈讀直兮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隄【卷十四】【部】
唐也。从是聲。都兮切
说文解字注
(隄)唐也。唐塘正俗字。唐者、大言也。叚借爲陂唐。乃又益之土旁作塘矣。隄與唐得互爲訓者、猶陂與池得互爲訓也。其實窊者爲池、爲唐。障其外者爲陂、爲隄。从。是聲。都兮切。十六部。按或作䧑。此猶麟之定、卽麟之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