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kuò,tiǎn,guā [xian,kuo,tian,gua]
部首 钅部(钅部)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钅部(钅部),总笔画11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94E6
仓颉 OPHJR
郑码 PMI
四角号码 82764
电码 6901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TDG
注音 ㄒㄧㄢ,ㄎㄨㄛˋ,ㄊㄧㄢˇ,ㄍㄨㄚ,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1115312251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铦利、铦兵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形声。从金,舌声。本义:田器,臿属。一种农具)

  2. 同本义

    譬彼芟草,铦鉏既过,根芽再萌,惟旋生旋除之耳。——明·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书》

  3. 又如:铦鉏(锹、锄之类的农具)

  4. 利器

    铁铦短者。——《韩非子·五蠹》

〈形〉

  1. 锋利

    非铦于钗戟。——汉·贾谊《过秦论上》

  2. 又如:铦兵(锐利的兵器);铦锥(锐利的锥子);铦锷(锐利的刀刃)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舌声。本义:田器,臿属。一种农具)

(2) 同本义

譬彼芟草,铦鉏既过,根芽再萌,惟旋生旋除之耳。——明· 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书》

(3) 又如:铦鉏(锹、锄之类的农具)

(4) 利器

铁铦短者。——《韩非子·五蠹》

形容词

(1) 锋利

非铦于钗戟。——汉· 贾谊《过秦论上》

(2) 又如:铦兵(锐利的兵器);铦锥(锐利的锥子);铦锷(锐利的刀刃)

英语翻译

sharp, keen-edged; a kind of hoe

方言集汇

◎ 粤语:cim1

宋本廣韻

百度释义

[ xiān ]

1. 锋利:“斩魅宝刀铦。”

2. 臿,一种农具。

3. 捕鱼具。

4. 利器。

5. 姓。

[ kuò ]

1. 无知的样子。

[ tiǎn ]

1. 挑取。

[ guā ]

1. 断。

现代汉语词典

铦xiān
(1)(名)古代一种兵器。
(2)(形)锋利。

康熙字典

銛【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𠀤音䆎。《說文》鍤屬。

《玉篇》利也。《賈誼·過秦論》非銛于句戟長鎩也。《史記·秦始皇紀》作錟。《前漢·賈誼傳》莫邪爲鈍兮,鈆刀爲銛。《註》晉灼曰:世俗謂利爲銛。

《廣韻》纂文曰: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魚,爲銛也。

姓。《正字通》宋有銛朴翁,工詩。

《集韻》習琰切,音燄。臿屬。

《廣韻》他玷切《集韻》他點切,𠀤音忝。《博雅》錍謂之銛。

《博雅》斷也。《音釋》銛,他點反。

息廉反。

《揚子·方言》銛,取也。《註》謂挑取物也。音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銛【卷十四】【金部】

鍤屬。从金舌聲,讀若棪。桑欽讀若鐮。息廉切

说文解字注

(銛)臿屬。臿大徐作鍤。則是郭衣鍼矣。臿者、舂去麥皮也。叚借爲鍫臿。卽上文田器之銚也。其屬亦曰銛。俗作杴。廣韵曰。古作?。或作㸝。皆卽銛字。引申爲銛利字。賈誼曰。莫邪爲鈍。鉛刀爲銛。漢書音義曰。銛、利也。又按方言曰。銛、取也。此引申叚借之義也。孟子。以言銛之。以不言銛之。今本誤作餂。从金。舌聲。舌者、口舌字。非聲。當作?。舌皃也。他念切。在三篇谷部。木部炊竈木之?、此臿屬之?皆用爲聲。篆體亦當改正。此息廉切。七部八部。讀若棪。桑欽讀若鎌。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