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铿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93D7
仓颉
CSEG
郑码
PHXB
四角号码
87114
电码
697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AHF
注音
ㄎㄥ,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鏗
kēng
见“铿”。
笔画数:19;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12512554121
kēng
见“铿”。
笔画数:19;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12512554121
英语翻译
strike, beat, stroke; jing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n1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ken1 [宝安腔] ken1 gen1 [台湾四县腔] kien1 gien1 [梅县腔] kian1 [客英字典] ken1 gen1 gie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n1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ken1 [宝安腔] ken1 gen1 [台湾四县腔] kien1 gien1 [梅县腔] kian1 [客英字典] ken1 gen1 gien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鏗 | 口莖 | 溪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kʰæŋ | khreng/qaeng |
百度释义
-
见“铿”。
康熙字典
鏗【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口莖切《集韻》《韻會》丘耕切《正韻》丘庚切,音䃘。《玉篇》鏗鏘,金石聲。《禮·樂記》鐘聲鏗。《疏》言金鐘之聲鏗鏗然。《前漢·禮樂志》但能紀其鏗鎗鼓舞。《註》鏗鎗,金石之聲。《集韻》或作鍞銵。
又《韻會》琴聲。《論語》鼓瑟希,鏗爾。
又《廣韻》撞也。《楚辭·招魂》鏗鍾搖簴。《註》鏗,撞也。《班固·東都賦》發鯨魚,鏗華鍾。
又人名。《楚辭·天問》彭鏗斟雉帝何饗。《註》彭鏗,彭祖也。《神仙傳》彭祖,姓籛名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硻【卷九】【石部】
餘堅者。从石,堅省。口莖切
说文解字注
(硻)餘堅也。也各本作者。今依廣韵、集韵、類篇正。按硈下當云石堅聲。硻下當云餘堅聲。皆轉寫之譌。葢自䂹至磿八篆、皆皃石聲。下文訓堅之礊與此訓堅聲之硻硈義固別也。論語曰。鄙哉硜硜乎。又云。硜硜然小人哉。其字皆當作硻硻。叚借古文磬字耳。硜者、古文磬字也。鏗爾舍琴、亦當爲硻爾。又樂記石聲磬磬、當爲硻。釋名。磬者、磬也。其聲磬磬然堅緻。當作硻硻然堅緻。从石。堅省聲。按此當云臤聲。淺人所改也。臤、堅也。讀若鏗鏘之鏗。硻口莖切。按古音在十二部。眞耕之合也。俗作䃘。韓退之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