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zhi]
部首 --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4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928D
仓颉 CMIG
郑码 PHB
四角号码 81114
电码 689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GCF
注音 ㄓ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zhì
见“铚”。

笔画数:14;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154121

英语翻译

a sickl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日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tɕĭĕtcjit/tjit

百度释义

见“铚”。

康熙字典

銍【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韻會》𠀤陟栗切,音窒。《說文》穫禾短鐮也。《釋名》銍,穫黍鐵也。《詩·周頌》奄觀銍艾。《傳》銍,穫也。《疏》銍器可以穫禾,故云穫也。

《小爾雅》禾穗謂之穎,截穎謂之銍。《書·禹貢》二百里納銍。《傳》銍刈,謂禾穗也。《疏》禾穗用銍以刈,故以銍表禾穗也。

《廣韻》古縣名。在譙。《前漢·𨻰勝傳》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註》五縣名。銍音竹乙反。《地理志》沛郡銍縣。

通作䬹。《史記·秦本紀》百里奚曰:臣嘗游困於齊,而乞食䬹人。《徐廣曰》䬹,一作銍。

《廣韻》之日切《集韻》職日切,𠀤音質。義同。《集韻》或作𨫐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銍【卷十四】【金部】

穫禾短鎌也。从金至聲。陟栗切

说文解字注

(銍)穫禾短鎌也。周頌。奄觀銍艾。傳曰。銍、穫也。按艾同乂。穫也。銍所以穫也。淺人刪所以二字。禹貢。二百里納銍。某氏曰。銍艾謂禾穗。亦謂所穫之穗爲銍。从金。至聲。陟栗切。十二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