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钐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3
统一码
91E4
仓颉
CHHH
郑码
PPD
四角号码
8212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ET
注音
ㄕㄢ,ㄕ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放射性金屬元素,符號Sm。灰白色結晶,質硬,在空氣中氧化變暗,半衰期很長,能放出甲種射線而變成釹。
2。姓。
-
1。一種長柄的大鐮刀。也叫釤刀。
2。割;劈;砍。
英语翻译
samarium
方言集汇
◎ 粤语:saam1 si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m3 cam5 [宝安腔] sam1 cam5 [客英字典] sam3 c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3 cam5 [梅县腔] sam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am3 cam5 [宝安腔] sam1 cam5 [客英字典] sam3 c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3 cam5 [梅县腔] sam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五十九鑑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釤 | 所鑑 | 生 | 銜 | 去聲 | 陷 | 開口二等 | 銜 | 咸 | sramh/shamm | ʃam |
百度释义
-
1.放射性金屬元素,符號Sm。灰白色結晶,質硬,在空氣中氧化變暗,半衰期很長,能放出甲種射線而變成釹。
2.姓。
-
1.一種長柄的大鐮刀。也叫釤刀。
2.割;劈;砍。
康熙字典
釤【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所鑒切,音䀐。《玉篇》大鎌也。《韻會》鏟屬。《抱朴子·逸民卷》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韓愈·李大夫墓誌》鎛釤鉏斸。《註》釤,大鏟。斸,大鋤。
又《集韻》思廉切,音銛。刀名。
又《集韻》師咸切《韻會》師銜切,音攕。人名。晉有沙樓國帥釤加。
又姓。《晉書·東夷傳》釤加。
又明有玉田人釤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銛【卷十四】【金部】
鍤屬。从金舌聲,讀若棪。桑欽讀若鐮。息廉切
说文解字注
(銛)臿屬。臿大徐作鍤。則是郭衣鍼矣。臿者、舂去麥皮也。叚借爲鍫臿。卽上文田器之銚也。其屬亦曰銛。俗作杴。廣韵曰。古作?。或作㸝。皆卽銛字。引申爲銛利字。賈誼曰。莫邪爲鈍。鉛刀爲銛。漢書音義曰。銛、利也。又按方言曰。銛、取也。此引申叚借之義也。孟子。以言銛之。以不言銛之。今本誤作餂。从金。舌聲。舌者、口舌字。非聲。當作?。舌皃也。他念切。在三篇谷部。木部炊竈木之?、此臿屬之?皆用爲聲。篆體亦當改正。此息廉切。七部八部。讀若棪。桑欽讀若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