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o [liao]
部首 阝部(阝部)
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阝部(阝部),总笔画13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911D
仓颉 SHNL
郑码 YTPY
四角号码 172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NWEB
注音 ㄌㄧㄠ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liǎo
中国春秋时国名(a.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境;b.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境)。

笔画数:13;
部首:阝;
笔顺编号:541541343335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盧鳥上聲開口四等lieuleux/lev

百度释义

中国春秋时国名(a.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境;b.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境)。

康熙字典

鄝【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皎切,𠀤音了。國名。《穀梁傳·宣八年》楚人滅舒鄝。《左傳·桓十一年》鄖人軍于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註》蓼國,今義陽棘陽縣東南湖陽城。蓼與鄝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鄝【卷六】【邑部】

地名。从邑翏聲。盧鳥切

说文解字注

(鄝)地名。从邑。翏聲。盧鳥切。三部。左傳文公五年。楚滅蓼。釋文云。字或作鄝。榖梁宣八年經。楚人滅舒鄝。釋文云。本又作蓼。小雅。漸漸之石。詩序注云。舒、舒鳩舒鄝舒庸之屬。釋文云。鄝又作蓼。按坊記陽矦繆矦卽淮南氾論訓之陽矦蓼矦。繆者、字誤耳。前志六安國。後志廬江郡。皆作蓼。許不謂此也。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