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迆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3
统一码
8FC6
仓颉
YPD
郑码
WYI
四角号码
3430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BPV
注音
ㄧˇ,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迆逦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迆
〈动〉
(形声。《说文》本作“迆”。从辵(chuò),也声。“迆”当从施(yì)省声。本义:地势斜着延伸)
同本义
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世说新语》
又如:迤迤(斜向延伸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迤衍(地势斜延而平坦广阔)
延续。如: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迤靡(相连的样子);迤长(连绵不断的样子)
〈介〉
相当于“往”、“向”
闻一路迤西,莫盛于大理永昌境。——《徐霞客游记》
另见yí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说文》本作“迆”。从辵(
),也声。“迆”当从施( )省声。本义:地势斜着延伸)(2) 同本义
林公见 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世说新语》
(3) 又如:迤迤(斜向延伸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迤衍(地势斜延而平坦广阔)
(4) 延续 。如: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迤靡(相连的样子);迤长(连绵不断的样子)
介词
(1) 相当于“往”、“向”
闻一路迤西,莫盛于大理永昌境。——《徐霞客游记》
(2) 另见
英语翻译
wind; walk out of straight path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i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移 | 弋支 | 以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je | jĭe |
百度释义
-
1. 同“迤”。
-
1. 同“迤”。
康熙字典
迆【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移爾切《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音以。《說文》邪行也。
又《正韻》迆邐,連接也。
又邪倚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旣建而迆。《註》謂著戈於車邪倚也。
又《廣韻》弋支切,音移。亦邪行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迆【卷二】【辵部】
衺行也。从辵也聲。《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移尔切
说文解字注
(迆)衺行也。从辵。也聲。移尒切。十六十七部。夏書曰。東迆北會于匯。禹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