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辑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8F2F
仓颉
JJRSJ
郑码
FKJC
四角号码
56041
电码
654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LKBG
注音
ㄐ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輯
jí
见“辑”。
笔画数:16;
部首:車;
笔顺编号:1251112251122111
jí
见“辑”。
笔画数:16;
部首:車;
笔顺编号:1251112251122111
英语翻译
gather up, collect; edit, compi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p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cip8 [东莞腔] cip8 [沙头角腔] c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宝安腔] cip8 [梅县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cip7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p8 cip8 [东莞腔] cip8 [沙头角腔] cip8 [客语拼音字汇] xib6 [台湾四县腔] sip8 cip8 [宝安腔] cip8 [梅县腔] sip8 cip8 [客英字典] sip8 cip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集 | 秦入 | 從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zip/dzip |
百度释义
-
见“辑”。
康熙字典
輯【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說文》車和輯也。《六書故》合材爲車咸相得謂之輯。
又《玉篇》和也。《正韻》睦也。《書·湯誓》輯寧爾邦家。
又吐辭和好曰輯。《詩·大雅》辭之輯矣。
又顏色和柔亦曰輯。《詩·大雅》輯柔爾顏。
又斂也。《書·舜典》輯五瑞。《禮·檀弓》蒙袂輯屨。《註》力憊不能斂屨也。
又與集通。《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
又與楫通。《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註》楫,聚也。當作輯。
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
又與揖通。《晉語》君輯大夫就車。《註》輯作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輯【卷十四】【車部】
車和輯也。从車咠聲。秦入切
说文解字注
(輯)車輿也。各本作車和輯也。大誤。今正。自轈篆以上皆車名。自輿篆至軜篆皆車上事件。其閒不得有車和之訓。許書列字次弟有倫。可攷而知也。叚令訓爲車和。則此篆當與軼??軭軔輟䡔轚諸篆爲類。列子湯問篇唐殷敬順釋文引說文輯、車輿也。殷氏所見未誤。大玄。礥上九。崇崇高山。下有川波。其人有輯航、可與過。測曰。高山大川不輯航不克也。此輯謂輿。山必輿、川必航。而後可過。是古義見於子雲之書。非無可徵也。輿之中無所不居。無所不載。因引申爲斂義。喪大記檀弓之輯杖、輯屨是也。又爲和義。爾雅。輯、和也。版詩毛傳同。公劉傳曰。和睦也。引申義行。本義遂廢。淺人少可多怪。改易許書。此字从車之恉遂不可得而聞矣。从車。咠聲。秦入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