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躃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3
统一码
8E83
仓颉
RMSRJ
郑码
JIJS
四角号码
6014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HNU
注音
ㄅㄧ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25121215132514143112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躃
bì
古同“躄”。
笔画数:20;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5132514143112
bì
古同“躄”。
笔画数:20;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513251414311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擗 | 房益 | 並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bʰĭɛk | bjek/biek |
百度释义
(动)同“躄”。
现代汉语词典
躃bì
(动)同“躄”。
康熙字典
躃【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必益切,音辟。
,或从足作躃。人不能行也。《禮·王制》瘖聾跛躃。《釋文》兩足不能行也。
又《集韻》毗亦切,音擗。倒也。《類篇》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