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跄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8E4C
仓颉
RMOIR
郑码
JIXJ
四角号码
68167
电码
6461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HWK
注音
ㄑㄧㄤ,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蹌
qiāng
笔画数:17;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445113251
qiāng
笔画数:17;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445113251
英语翻译
walk rapidly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g1 cong6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台湾四县腔] cong1 cong5 [客英字典] cong1 [梅县腔] cong1 ciong1 [宝安腔] c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ng1 cong6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台湾四县腔] cong1 cong5 [客英字典] cong1 [梅县腔] cong1 ciong1 [宝安腔] cong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鏘 | 七羊 | 清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chiang/ciang |
百度释义
-
1.行走有節奏貌。
2.起舞。
3.以頭撞。
-
1.急走。
2.見“蹌踉”。形容腳步不穩的樣子。
康熙字典
蹌【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詩·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
又《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
又《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蹌【卷二】【足部】
動也。从足倉聲。七羊切
说文解字注
(蹌)動也。从足。倉聲。七羊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