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跀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8DC0
仓颉
RMB
郑码
JIQ
四角号码
6712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HEG
注音
ㄩㄝ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跀
yuè
同“刖”。
笔画数:11;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511
yuè
同“刖”。
笔画数:11;
部首:足;
笔顺编号:25121213511
英语翻译
to cut off the feet, to stretch up
方言集汇
◎ 粤语:gat6 jyu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月 | 魚厥 | 疑 | 月合 | 入聲 | 月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ngyat/ngvat | ŋĭwɐt |
百度释义
-
同“刖”。
康熙字典
跀【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魚厥切,音月。《說文》斷足也。《韓非子·外儲說》孔子相衞,弟子子臯爲獄吏,跀人足。《玉篇》或作刖。《類篇》跀或从兀作
。
又《集韻》五忽切,音兀。
又五括切,音抈。義同。
又與髻通。《周禮·冬官考工記瓬人》髻墾薜暴不入市。《註》髻,讀爲跀。《註》謂器不正敧邪者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跀【卷二】【足部】
斷足也。从足月聲。,跀或从兀。魚厥切
说文解字注
(跀)足也。此與刀部刖異義。刖、絕也。經傳多以刖爲跀。周禮司㓝注云。周改臏作刖。按唐虞夏㓝用髕。去其厀頭骨也。周用跀。
足也。凡於周言臏者。舉本名也。莊子。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崔譔云。無趾故踵行。然則跀㓝卽漢之斬趾。無足指、故以足跟行也。無足指不能行。故別爲刖足者之屨以助其行。左氏云踊貴屨賤是也。髕則足廢不能行。跀則用踊尙可行。故跀輕於髕也。跀一名䠊。䠊一作剕。鄭駁異義云。皋陶改臏爲剕。呂㓝有剕。周改剕爲刖。此恐誤。與司㓝注不合。从足。月聲。魚厥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