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䝙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8C99
仓颉
BHSRR
郑码
PQJJ
四角号码
21216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EAK
注音
ㄔㄨ,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貙
chū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顿熊扼虎,蹴豹博貙。”
笔画数:18;
部首:豸;
笔顺编号:344353312512512515
chū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顿熊扼虎,蹴豹博貙。”
笔画数:18;
部首:豸;
笔顺编号:344353312512512515
英语翻译
a kind of animal like a tiger; fierce wild beasts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jy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ki1 [客英字典] ji1 ki1 [台湾四县腔] ji1 k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1 ki1 [客英字典] ji1 ki1 [台湾四县腔] ji1 k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貙 | 敕俱 | 徹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ţʰĭu | thryo/thiu |
百度释义
-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顿熊扼虎,蹴豹博~。”
康熙字典
貙【酉集中】【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音踰。《爾雅·釋獸》貙獌似貍。《註》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字林》似貍而大。一云似虎而五爪。《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蘇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
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註》貙氓,謂貙人也。江漢有貙人,能化爲虎。
又《集韻》敕居切。虎之大者。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貙【卷九】【豸部】
貙獌,似貍者。从豸區聲。敕俱切
说文解字注
(貙)貙獌、似貍。各本下有者字。今刪正。貍篆下曰。似貙。其狀互見也。釋獸。貙似貍。又曰。貙獌、似貍。犬部獌下曰。狼屬。引爾雅貙獌似貍。然則此襲爾雅。貙似貍。獌衍文耳。貙常以立秋日祭獸。吳都賦注曰。虎屬。从豸。區聲。勅俱切。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