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誂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8A82
仓颉
YRLMO
郑码
SVRD
四角号码
02613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YIQN
注音
ㄊㄧㄠˇ,ㄉㄧㄠ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仓促:“况以三军之众,赴水火而不还踵乎,虽~合刃于天下,谁敢在其上者?”
-
1。挑逗;诱惑:“楚人有两妻者,人~其长者,长者詈之;~其少者,少者许之。”
2。戏弄。
3。古同“佻”,轻佻。
英语翻译
tempt
方言集汇
◎ 粤语:diu3 diu6 ti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u5 [客英字典] tiau5 tiau2 [海陆丰腔] tiau5 [梅县腔] tiau2 [陆丰腔] tiau3 tiau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au5 [客英字典] tiau5 tiau2 [海陆丰腔] tiau5 [梅县腔] tiau2 [陆丰腔] tiau3 tiau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十九篠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窕 | 徒了 | 定 | 蕭 | 上聲 | 篠 | 開口四等 | 蕭 | 效 | deux/dev | dʰieu |
百度释义
-
1. 挑逗;诱惑:“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
2. 戏弄。
3. 古同“佻”,轻佻。
-
1. 仓促:“况以三军之众,赴水火而不还踵乎,虽誂合刃于天下,谁敢在其上者?”
康熙字典
誂【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正韻》徒了切,音窕。《說文》相呼誘也。《廣雅》戲也。《玉篇》弄也。《史記·吳王濞傳》使中大夫應高誂膠西王。《註》謂以微言動之也。《呂覽·音初篇》流辟誂越慆濫之音出。《戰國策》楚人有兩妻,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
又噭誂,淸暢貌。《楚辭·九思》聲噭誂兮淸和。
又《字彙補》多嘯切,音弔。卒然也。《淮南子·兵略訓》雖誂合刃于天下,誰敢在其上者。《說文》本作誂。《集韻》或作。《字彙補》譌作
,非。誂字原从
作。
,古文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誂【卷三】【言部】
相呼誘也。从言兆聲。徒了切
说文解字注
(誂)相誘也。戰國策。楚人有㒳妻。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史記吳王濞傳。使中大夫應高誂膠西王。按後人多用挑字。从言。兆聲。徒了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