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部首 虫部(虫部)
笔画 14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虫部(虫部),总笔画14画,五行属水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8731
仓颉 LIHWJ
郑码 INED
四角号码 56140
电码 7023
区位码 8271
姓名学
五笔 JRTF
注音 ㄆ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蜱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壁虱。蜱螨类蜱总科的许多节肢动物,比近缘的螨类大得多,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也叫“壁虱”

详细解释

名词

壁虱 。蜱螨类蜱总科的许多节肢动物,比近缘的螨类大得多,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也叫“壁虱”

英语翻译

a tick, mite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1 [宝安腔] bi1 [台湾四县腔] bi1 [客语拼音字汇] bi1 [梅县腔] bi1
◎ 潮州话:b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bʰĭebje/bie

百度释义

节肢动物,身体椭圆形,头胸部和腹部合在一起,有四对足。种类很多,有的吸植物的汁液,对农作物有害;有的吸人畜的血,能传染脑炎、回归热等。也叫壁虱。

康熙字典

蜱【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符支切《集韻》頻彌切,𠀤音陴。《爾雅·釋蟲》不過,蟷蠰,其子蜱蛸。《註》一名䗚蟭,蟷蠰卵也。

《集韻》賔彌切,音𤰞。毗霄切,音瓢。義𠀤同。

《廣韻》彌遙切,音篻。蟲名。

《通志·六書略》紕招切。同螵。或作𧌠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螷【卷十三】【虫部】

階也。脩爲螷,圜爲蠇。从虫、庳。蒲猛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𩶁,或作蠯,非是。

说文解字注

(螷)陛也。陛各本作蜌。今爾雅同。韵會作陛。卽蚌語之轉也。當依玉部作玭。玭、蚌之有聲者也。釋魚曰。蜌、螷。許無蜌字。故先螷而以陛釋之。郭云。今江東呼蚌長而陜者爲螷。陶隱居注本艸之蝏𧏑也。蝏音亭。𧏑蒲幸切。卽螷字。周禮鼈人、醢人皆有螷。鄭司農云。螷、蛤也。杜子春云。螷、蜯也。蜯卽蚌字。蚌蛤有異。故二家說不同。許用杜說也。故下文受之以蚌。脩爲螷。圎爲蠇。毛詩傳曰。脩、長也。長者謂之螷。圎者謂之蠇。从虫。庳聲。蒲猛切。十一部。按庳聲而讀入十一部者、支淸之合音也。

相关成语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