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蘮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7
统一码
862E
仓颉
TWLN
郑码
ELUK
四角号码
4422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LDJ
注音
ㄐㄧ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蘮
jì
〔蘮蒘(
r?)〕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麦粒,俗称“鬼麦”。
笔画数:20;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221134334433422
jì
〔蘮蒘(
r?)〕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麦粒,俗称“鬼麦”。
笔画数:20;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22113433443342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猘 | 居例 | 見 | 祭B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B | 蟹 | kied/kyey | kĭɛi |
百度释义
-
〔~蒘(rú)〕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似芹,可食,子大如麦粒,俗称“鬼麦”。
康熙字典
蘮【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集韻》居例切,音罽。《玉篇》蘮蒘,似芹。《爾雅·釋草》蘮蒘,竊衣。詳蒘字註。《王逸·九思》蘮蒘兮靑蔥。
又《集韻》《類篇》其例切,音偈。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