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蓏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84CF
仓颉
THOO
郑码
EPPS
四角号码
44232
电码
555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RCY
注音
ㄌㄨㄛ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22335443354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果蓏、蔬蓏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草本植物的果实
民食果蓏蜯蛤。——《韩非子·五蠹》
令发五苑之蓏、蔬、枣、粟,足以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详细解释
名词
草本植物的果实
民食果蓏蜯蛤。——《韩非子·五蠹》
令发五苑之蓏、蔬、枣、粟,足以活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英语翻译
fruit of plant; melon
方言集汇
◎ 粤语:l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5 lo3 [海陆丰腔] ko5 lo3 [梅县腔] ko3 [台湾四县腔] ko5 lo3
◎ 潮州话:l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5 lo3 [海陆丰腔] ko5 lo3 [梅县腔] ko3 [台湾四县腔] ko5 lo3
◎ 潮州话:lo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裸 | 郎果 | 來 | 戈一合 | 上聲 | 哿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luɑ | luax/luaa |
百度释义
(名)古书上指瓜类植物的果实。
现代汉语词典
蓏luǒ
(名)古书上指瓜类植物的果实。
康熙字典
蓏【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郞果切,音裸。《易·說卦傳》艮爲果蓏。《周禮·天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前漢·食貨志註》應劭曰:木實曰果,草實曰蓏。張宴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臣瓚曰:木上曰果,地上曰蓏。《晉書·天文志》織女星主果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蓏【卷一】【艸部】
在木曰果,在地曰蓏。从艸从㼌。郎果切
说文解字注
(蓏)在木曰果。在艸曰蓏。各本作在地曰蓏。今正。考齊民要術引說文。在木曰果。在艸曰蓏。以別於許愼注淮南云。在樹曰果。在地曰蓏。然則賈氏所據未誤。後人用許淮南注、臣瓚漢書注改之。惟在艸曰蓏。故蓏字从艸。凡爲傳注者主說大義。造字書者主說字形。此所以注淮南、作說文出一手而互異也。應劭、宋衷云。木實曰果。艸實曰蓏。與說文合。若張晏云。有核曰果。無核曰蓏。臣瓚云。木上曰果。地上曰蓏。馬融、鄭康成云。果、桃李屬。蓏、瓜瓠屬。高注呂氏春秋云。有實曰果。無實曰蓏。沈約注春秋元命苞云。木實曰果。蓏、瓜瓠之屬。韓康伯注易傳云。果蓏者物之實。說各不同。皆無不合。高云有實無實、卽有核無核也。从艸㼌。此合二體會意。㼌者、本不勝末。微弱也。謂凡艸結實如瓜瓞下垂者、統謂之蓏。郞果切。十七部。鍇本作㼌聲。誤。㼌、窳聲。葢在五部。此會意形聲之必當辨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