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荎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834E
仓颉
TMIG
郑码
EHB
四角号码
44104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AGCF
注音
ㄔ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荎
chí
〔荎蕏〕即“五味子”,一种落叶藤本植物,果实入药。
刺榆,一种小枝有坚硬枝刺的落叶小乔木。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54121
chí
〔荎蕏〕即“五味子”,一种落叶藤本植物,果实入药。
刺榆,一种小枝有坚硬枝刺的落叶小乔木。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5412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墀 | 直尼 | 澄 | 脂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B | 止 | drii/dy | ɖʰi |
百度释义
-
1.〔~蕏〕即“五味子”,一种落叶藤本植物,果实入药。
2.刺榆,一种小枝有坚硬枝刺的落叶小乔木。
康熙字典
荎【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音治。《爾雅·釋草》菋,荎蕏。《註》荎蕏,五味子。《本草註》《抱朴子》云:五味者五行之精,其子有五味。
又木名。《詩·唐風》山有樞。《傳》樞,荎也。今之刺楡。
又《博雅》牛荎,牛膝也。
又徒結切,音跌。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荎【卷一】【艸部】
荎藸,艸也。从艸至聲。直尼切
说文解字注
(荎)荎藸艸也。四字句。釋艸有味荎藸。釋木有味荎著。實一物也。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長六七尺。故又入釋木。从艸。至聲。直尼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