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o [nao]
部首 月部(月部)
笔画 18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月部(月部),总笔画18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4
统一码 81D1
仓颉 BMBB
郑码 QFGL
四角号码 71227
电码 525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FDJ
注音 ㄋㄠ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51114524444132522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豚臑、臂臑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人的上肢。亦指臂之羊矢穴?臑,臂羊矢也。——《说文》

  2. 按,臂上也。羊豕曰臑,在人曰肱。

    肩臂臑。——《仪礼·少牢馈食礼》。注:“肱骨。”

    折肩肋肺臑。——《仪礼·乡射礼记》

  3. 牲畜前肢的上部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史记·龟策列传》

〈动〉

  1. 通“臑”。煮

    鼎臑盈望,致和芳只。——屈原《大招》

〈动〉

  1. 通“胹”。煮,煮烂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楚辞·招魂》

  2. 又如:臑鳖(煮烂的鳖肉)

  3. 另见nào

详细解释

名词

(1) 人的上肢。亦指臂之羊矢穴 ?臑,臂羊矢也。——《说文》

(2) 按,臂上也。羊豕曰臑,在人曰肱。

肩臂臑。——《仪礼·少牢馈食礼》。注:“肱骨。”

折肩肋肺臑。——《仪礼·乡射礼记》

(3) 牲畜前肢的上部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史记·龟策列传》

动词

通“臑”。煮

鼎臑盈望,致和芳只。——屈原《大招》

英语翻译

sof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yu4 na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u2 ri2 [客英字典] nau5 ji2 [台湾四县腔] nau2 ji2
◎ 潮州话:nau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朱平聲合口三等nʑĭunjyo/ru

百度释义

1.  牲畜前肢的下半截。

2.  中医指人自肩至肘前侧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

现代汉语词典

臑nào
(名)〈书〉牲畜前肢的下半截。

康熙字典

臑【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那到切《集韻》《韻會》乃到切《正韻》奴報切,𠀤𨱵。《說文》臂羊矢也。《徐曰》按史記,龜前臑骨,帶之入山林不迷。蓋骨形象羊矢,因名之。《廣韻》臂節。《韻會》肩腳也。《儀禮·鄕射禮》折脊脅肺臑。《禮·少儀》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疏》臂臑謂肩腳也。《史記·龜筴傳》取前足臑骨,穿佩之。《註》臑臂。

《說文長箋》黃蹢躅,一名臑羊華。

《集韻》奴刀切,音夔。義同。

《集韻》人之切,音而。與胹同。爛也。秦晉之郊謂熟曰胹。《枚乗·七發》熊蹯之臑。《註》臑,音而,熟也。《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註》臑若,熟爛也。

《集韻》五管切,音輐。體燠也。

《集韻》昏困切,音䵪。肉醢。

《集韻》汝朱切《正韻》如朱切,𠀤音儒。《廣韻》𡟓耎貌。《集韻》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臑【卷四】【肉部】

臂羊矢也。从肉需聲,讀若襦。那到切

说文解字注

(臑)臂。句。羊豕曰臑。各本皆作臂、羊矢也。鄉射禮音義引字林臂、羊豕也。禮記音義引說文臂、羊犬也。皆不可通。今正。許書嚴人物之辨。人曰臂。羊豕曰臑。此其辨也。禽有假臂名者。如周禮、內則馬般臂是也。人臂無偁臑者。如儀禮、禮記肩臂臑皆謂牲體也。許書之體本多言曰某。轉寫者多改曰某二字爲一也。字旣改曰臑爲也。又誤羊豕爲矢。襲繆者久矣。不曰羊豕臂曰臑、而先言臂者何也。尊人也。謂人之臂、在羊豕則曰臑也。不以臑字廁於胡胘膍胵膘膟膫之所、而廁於此何也。廁於此以舉正人物之名之例也。禮經臂臑爲二。然則手上人禽皆曰臂。臂上則人曰厷、禽曰臑。何以言人臂、禽臑也。曰臂可偁厷。厷亦可偁臂。許蒙上文臂篆言、故爲統辭。未及分析也。鄭注禮曰。肩臂臑、肱骨。肫骼。股骨。則又以肱統三者、以股統二者也。臑之言濡也。濡者、柔也。从肉。需聲。讀若儒。各本作襦。今從鄉射禮音義。人于反。古音在四部。鉉用𨙻到一切。乃音轉。非古本音也。作腝者誤。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