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腤
叠字
--
五行
土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8164
仓颉
BYTA
郑码
QSK
四角号码
7026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UJG
注音
ㄢ,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腤的五行属性土,推荐搭配:
宜配:金、火属性字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烹煮,古代用盐、豉、葱与肉类同煮的一种烹调法。如:腤鸡;腤白肉;腤猪;腤鱼
详细解释
动词
烹煮,古代用盐、豉、葱与肉类同煮的一种烹调法 。如:腤鸡;腤白肉;腤猪;腤鱼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諳 | 烏含 | 影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覃 | 咸 | qom/om | ʔɒm |
百度释义
-
烹煮(鱼、肉等)。
康熙字典
腤【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烏含切,音諳。《廣韻》煮魚肉也。《集韻》烹也。《齊民要術》有腤雞法。
又《集韻》鄔感切,音晻。腤腩,調飪也。《集韻》或作。